挖掘银行信贷潜力 突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瓶颈”(2)

2010-06-15 19:22


    3、创新有效的融资抵押担保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担保机构,已成立的根据财力许可每年继续注入一定资金扩大担保能力,未成立的地方抓紧组建,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行”的模式,千方百计为各类企业提供担保,切实解决县域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办理担保、抵押贷款难问题。二是鼓励发展各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资中介机构,逐步引导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行业建立自律机制,简化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负担。三是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资产拍卖转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把它们作为建设和完善非公开资本市场的主要突破口,为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完善和解决抵押物变现困难的问题。四是借鉴外地经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推广保全仓库、债权质押、联保贷款等行之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方式,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抵押贷款范围。五是选择沙县等金融市场较为活跃县份,探索和鼓励发展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基金,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途径和渠道。
    4、营造守信的优良社会信用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确立塑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作为##改善投资软环境的第一环境,把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当作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重视对金融法规的宣传和对各类经济主体诚实守信的教育工作,把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村、信用乡、信用县评定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促进地方信用等级的提高,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为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为金融业发展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要尽力支持金融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收贷收息力度,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5、培育完善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一是抓住国家将把农村信用社由人行下放到省级政府管理并发行债券、发放再贷款以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的契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引导农村信用社充分利用国家减免税收等扶持政策,以较优惠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壮大和提高我市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为今后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打下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信托、基金、债券等投资工具,为社会资金进入投资领域提供渠道。1999、2000年发行的永安交通建设债券、大田六角宫水电建设债券都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提供了运作成功的例子。今后可以每年筛选推出1-2个具有明显回报预期的重点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项目进行发行企业债券投资,并探索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投资基金,集中分散的民间资本,通过专业机构的运作,进入县域投资项目中去,真正解决民间资本普遍难以激活,难以进入大中项目的问题。三是学习借鉴温州等地做法,积极向上争取我市列入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从源头上调动区域内商业银行支持县域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中共##市委办公室)

 


挖掘银行信贷潜力 突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瓶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税务稽查选案操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