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现代法理 提升海关执法水平

2010-06-15 20:42

牟新生署长在全国海关法制工作会议上提出“海关的一切工作都要用法的理念贯穿全过程”。刘文杰副署长指出“我们现在与真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最大的差距还是法律理念方面的差距,是对法的本质的理解方面的差距”。法的本质是什么?法的理念有哪些?我们的差距表现在哪?如何改善与提高?这些问题,在广大关员的头脑里并不明晰。笔者长期在基层从事法制工作,目睹多年来由于重条文、文秘部落 轻法理所造成的执法桎梏、执法偏差,深感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提高海关关员的法律理论水平和法律应用能力,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法理的概念

专业意义上的法理是一门研究学科,有多种定义。通俗意义上的法理即指“法的理念”。是指以法的普遍适用的原理、制度、范畴、原则、规律、价值等为内容,反映法律现象中共同的、抽象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概念,有别于具体法条的阐述和应用。内容包括法的本质、法的精神、法的渊源、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的类型、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法律监督等,还包括法与政策、法与民主、法与经济等外部现象之间关系的一般原理,是对各种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提炼。对于规范和提高海关执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现代法理的内容及其在海关实践中的价值与应用

现代法理具有广博的范畴,根据海关实际,本文着重阐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法的本质

现代法理认为:法的本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法的初级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深层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除了是阶级统治的手段,具有阶级性外,还是社会管理的手段,具有社会性。在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法的主要职能是调整和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的冲突,保障、组织、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法的功能层面上的本质是:法归根结底在于解放、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法理学对法的本质的解释和定义中可以看出,执法不能只看重法的规范和限制作用,还要注意发挥法的管理功能、社会作用。要懂得最终决定法的内涵和本质的是社会物质基础,法的内涵和精神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法律规定都有其立法背景,执法不能死扣条文,对法的理解要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而进步。

近年来,海关成功进行的几次改革,无不是对法的本质进行深入理解和重新认识的结果。如“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新方针的提出,不正是功能层面上所揭示的法的本质的体现吗?目前正在推行的规范企业行为工作,不正是法的管理功能,法的社会性内涵的应用吗?把握法的本质,领会法律精神,正确适用法律,是我们寻求事业发展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二)现代法的精神

现代法的精神,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当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既不容许存在“无义务的权利”,也不容许存在“无权利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和正当主张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追究和处理。修改后的《海关法》很多条款都体现了这一原则。以前,由于对这一法律精神的漠视,同志们过份注重、强调自己的执法权力,常常忽视了当事人享有的权力,使自己的执行行为失去限制,导致许多侵犯当事人权益行为的发生,成为今天海关行政诉讼,巨额赔偿案发生的根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这一理念下,我们应该认识到海关违法也会受到追究,应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执法规范、严谨。

2、权利本位。在权利与义务和关系中,现代法理推崇的是权利本位。即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中,权利是第一性的,是义务存在的前提和依据,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权利须受法律的限制,而法律限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每个主体的权利都能得到实现;对公民来说,在法无明文限制或强制的行为领域可以作出权利推定,即推定公民有权利和自由去作为或不作为。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同志奉行的恰恰是义务本位(重心)。对当事人重约束、重控制。执法思路封闭在通过强制履行义务、通过对违法者进行处罚来实现监管职责的窄路上。面对企业的需求,政府的期望、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大势的呼唤而不敢“放手出策”,背负着思想的十字架,负重而行。旧的执法理念对我们工作带来的桎梏,可见一斑。

掌握现代法理 提升海关执法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基层金融机构加强计算机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