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戴根有货币政策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前景[J].中国金融.2002.(6).
[6]何志刚.中国国债融资功能错位及其危害[J].财经研究。2002,(4).
[7]黄达.中国金融百科全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8]李扬.国债规模:在财政与金融之间寻求平衡[J].财贸经济,2003,(1).
[9]李社环.适应我国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1,(4).
[10]刘义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论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吴曙明.关于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8).
[13]张海星.国债利率基准化与市场化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