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目标:“三元悖论”下的经济政策抉择
“三元悖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20世纪90年代末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三大金融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而放弃另外一个。为分析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选择问题提供了简洁而有效的分析框架。
从中国当前的状况看,大致可以说是以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而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主要特征。这为我国开放经济下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目标的选择提供了不同的路径,例如,在放松资本管制的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而逐步推进市场化的浮动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和前景有助于形成一个市场化的汇率体制。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会逐步使得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担负起国际间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备的货币职能,这必然伴随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跨国投融资等方面大规模地使用流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参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将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力量的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汇率也对官方汇率形成重要参考,并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逐步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