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升值的相关性分析(2)

2010-07-11 01:07


  中国尚属经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还很低,为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以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还必须保持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这又必然要求政府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导致了上述在较高通胀率的情况下却出现的本币升值的反规律现象,以及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汇率有较大影响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是以美元的形式持有的,这就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大,而对其他货币升值幅度小甚至不升值的特点。 
  3 缓解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政策建议 
  3.1 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随着外汇储备数量的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已经告别短缺时代,进入相对充裕时代,此时,国家应该改变外汇管理制度,逐步变强制结售汇为企业意愿结售汇制,扩大银行的外汇头寸,以实现“藏汇中央”和“藏汇于民”并举。这样,可以减轻央行购买外汇的负担,减少因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量。 
  适当放开汇率波动的幅度、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有效杜绝因固定汇率目标导致的国际套汇套利行为对本币供给的冲击,减轻维持固定汇率目标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压力,削弱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的内在联系。 
  3.2实现外汇储备的多样化以及贸易对象的多元化 
  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还较单一、美元所占比例高,外汇储备在保值增值方面还受美元币值的影响大。实施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有利于储备资产的管理。中国尚处于一个出口拉动型的国家,且与几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量占整个中国对外贸易量的绝大比重,这使得国内经济的增长受主要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影响。一旦贸易对象国发生经济衰退,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国内,使国内经济受到冲击,也不利于本币的汇率稳定。 
  3.3 变以货币为主的外汇储备形式为货币与能源、战略物资等实物储备并重。 
  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以耗用土地、水、石油、矿产等稀缺资源为代价换得的。我国以高额的能源消耗向发达国家提供低廉的出口商品,以高昂的代价换回的外汇储备却因美元的弱势和波动而大量缩水。另外,资源短缺已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的逐渐紧缺,保障能源的供应已是一国经济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为稳定国内能源供应,以防突发事件带来的能源供应中断,可以借鉴美日国家的做法——把多余的外汇储备用于国家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储备的投资,充分利用充余外汇储备建立我国的能源储备,以抵御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制约。 
  3.4 警惕投机性资本的大量流入,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外资的持续扩张和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使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呈现一定的“泡沫”,隐含着金融风险,并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预防性调节,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在资本流动的管理上,我国应从目前鼓励流入、限制流出转向促进流入流出的平衡。为此,我们可以鼓励一部分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可以投资于能源领域,拓展国内的能源供应渠道,保障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雨露.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升值的相关性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