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与公司业绩评价(2)

2010-07-11 01:10


  预算控制标准是部门考核的依据,通过为各部门或分公司编制预算来引导部门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并作为评价其业绩的标准。预算控制标准包括财务性的标准,也包括非财务性的标准。财务部门需要协助其他部门或分公司建立其预算控制标准,确保其部门预算或分公司预算中的财务部分能同公司的财务预算相吻合,并就非财务的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支持。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和标准和怎么样运用这些指标和标准需要CFO回答以下的问题:
  1.公司打算采用的指标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吗?评价指标是工作的指南,公司衡量什么,员工就会关注什么,公司才有可能得到希望的结果,从而保障战略计划的完成。
  2.指标能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吗,适合于公司所处的特定行业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公司会选择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影响公司的运营表现的关键因素。比如,对商业零售企业来说,存货周转率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由于应收账款的数额很小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便无关紧要;但对于商业批发企业来说,情况往往刚好相反,存货周转率常常不是很重要,但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3.这些指标和控制标准是否得到公司从上至下的理解和认同?只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同,业绩衡量标准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才会避免公司内部的矛盾和推诿,才会促使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FO应当主动地就财务指标的确定做出解释和说明,和公司内部的各部门、各管理层面进行及时的沟通,尽可能减少争议。
  4.各指标之间、指标和预算控制标准之间的衔接如何?是否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互相冲突的指标会让人无所适从,找不着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指标、预算和标准之间没有很好衔接,缺乏可比性,会导致公司的战略计划无法得到具体实施;最后,指标间的矛盾之处往往影响到各部门间的关系,继而有可能破坏公司协调统一的氛围,增加管理的难度。
  5.指标是否可以准确地计量报告?应当将各指标和控制标准量化,虽然主观的、定性的因素难以完全消除,但抽象的东西太多会令人觉得模棱两可,难以捉摸,容易引起怀疑和争议。
  6.指标和标准确定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前瞻性,是否有可比性?标准的设立应是合理可行的,不能超出企业实际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除了反映企业过去决策和经营成果的“滞后性”指标外,还应当有可以指明公司业务未来成果的“超前性”指标;应当具有可比性,横向上应同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较,纵向上应同公司历史数据相比较。
  四、CFO与业绩评价报告
  评价需要信息,因此,在得出评价结论之前,CFO要收集和整理公司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这个工作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日常报告的形式来完成的。这样的日常报告应当含有能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所需信息,CFO可以也应当对日常报告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提出要求,这些数据应当能够满足指标的计算,而且最好在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日常报告的时限也应与业绩评价的周期(通常是企业的经营周期)相一致。在报告中,基层经理人员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作出说明,对预算与实际情况间的差异作分析和解释,并估计未来的可能的发展变化。在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后,就可以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公司业已制定的战略计划、年度预算、资本预算及公司的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来编制评价报告。这样的业绩评价报告是公司业绩评价系统的“产成品”。
  业绩评价报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公司的各部门或分公司及其经理人员的评价报告,一类是对公司总体业绩水平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报告在实务中通常是由一个小组集体来完成的,小组的成员会来自于公司的各部门。对部门或分公司的评价的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被评价单位的基本状况;被评价单位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预算控制标准;预算期内对经营环境的基本假设;实际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被评价单位所带来的影响;各项指标及预算的完成情况;对实际结果和指标预算数作比较,找出差异,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作分析;对经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工作努力程度作综合分析评估;结合以上两点,对差异的性质作出判断;提出下期经营活动的改进意见;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提出调整或改进评价标准的建议。

财务总监与公司业绩评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剖析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