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学习、研究和探索计算机审计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学习李金华审计长的有关论著和重要讲话,谈一谈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
一、计算机审计的内涵
1、从审计内容上看,计算机审计是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和管理财政财务收支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包括数据审计和系统审计。其中,数据审计是将被审计单位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采集到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子数据进行验证、清理和转换后,通过查询和分析电子数据,检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系统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财政财务收支的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检查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安全、是否存在违法和舞弊因素,从而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
2、从审计方式上看,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在被审计单位现场或者通过远程网络,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包括现场审计和网上审计。其中,现场审计又包括现场单机审计和现场局域网审计,即:在被审计单位现场通过单个计算机和搭建临时局域网,检查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监督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网上审计又称联网审计或者远程网络审计,即: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许多业务的处理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联网审计也将成为审计的主要方式之一。
3、从审计观念上看,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对的、基于计算机的审计,是一种审计理念和审计思维的创新,是审计人员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开创的一种崭新的审计方式。计算机审计不仅带来审计方式的创新,而且带来审计人员审计观念的创新和审计思想的解放。数据审计、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计算机审计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审计人员所接受。为了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审计理论,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审计管理思路,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审计观念,实现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
4、与计算机审计相关的概念:
一是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在开展计算机审计初期提出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和审计软件帮助审计人员对会计电子账簿进行查询、筛选和分析的审计过程。目前,审计人员已经很少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因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涵义完全可以包含在计算机审计的概念之内。
二是审计网络化办公。审计网络化办公是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改变现有的纸质办公手段和模式,实现审计政务处理电子化和自动化。审计网络化办公提高了审计计划、信息、文书和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审计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审计和审计网络化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都是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都是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服务的。因此,从广义上说,计算机审计也可以包含审计网络化办公。
三是审计信息化建设。江泽民同志说过,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是适应社会信息化特别是审计对象信息化的需要,建设对审计对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监督的信息化系统,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审计网络建设、计算机审计实施系统、审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审计队伍建设等。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金审工程,这是国家决定加快建设的电子政务12个重点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之一,是现阶段国家审计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
2010-07-11 01:12
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