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循环模式下审计质量问题探讨(2)
2010-07-11 01:13
审计信息循环是指审计信息从泛审计系统产生,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把审计信息应用于实践,审计信息的实践效果又会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泛审计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在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内部,各组织部门都是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为基点的,如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获取报酬而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由于审计信息稀缺,导致了对审计信息需求、供给的产生,从而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审计信息循环系统,使二者被统一纳入到审计质量系统中。泛审计系统在完成内部的审计工作程序基础上做出审计报告形成审计信息;审计信息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与其消费者的自身能力、各种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相结合作用于客观实践从而产生某种效果;审计信息的使用效果又会通过多种途径被重新传递到审计信息的信源地——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得以形成。从中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甚至泛审计系统的职责、义务,它涉及到审计循环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产品形成的主要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审计实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审计行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准则等规范监督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审计机构通过制定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和管理审计项目小组和审计人员。
审计系统内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审计质量系统中,不仅包括泛审计系统,还包括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并且泛审计系统内部提供的高审计质量产品并不能保证审计消费系统的高质量。
审计信息循环模式下审计质量问题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