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允价值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2)

2010-07-11 01:13


  三、在我国实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理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应用框架。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会计理论界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尽早推出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及应用框架。这个指导框架应对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和详尽说明,以便于会计人员进行实务操作。同时将健全的理论在我国全面推广,才能促进解决运用中出现的难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建立成熟的市场环境。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存在活跃市场,所以,要想保证公允价值的有效实施,必须努力构建一个完整、充分竞争的市场,要深化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应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独立、诚信的中介机构。一方面需要我国管理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对其加强监管,制定更加严厉的措施对违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中介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三)加强监管。一方面,财政、税务、审计等管理机构须强化监督,建立互动机制,发挥监管合力,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和作用。另一方面,搞好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深化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完善执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严格遵守最新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质量,应借鉴国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经验,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加强监管。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获取准确公允价值的有效途径。因为公允价值的评估需要依靠专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既要从制度上约束、规范,如建立诚信档案,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惩罚等,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如增加收入、建立个人职业风险基金、严明奖罚制度等。强化法制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处理会计业务。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进行复杂判断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只有不断去完善准则,完善法律,采用充分发挥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上的优势,更好的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瑞云等,《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事业财会,2008、1 
  [2]陈兆芳,《公允价值运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财会月刊,2008、1 
  [3]陈琛凝,《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8、1

论公允价值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公司债券及其相关品种发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