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附属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2)

2010-07-11 01:14


  职工们逐渐明白了这个理,在工作中纷纷创新技术、节约材料,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现在他们都这样说:企业就得这么管。
  “现在厂里谁要是浪费料,马上有人会跟你急。”
  管理不怕精细
  细节决定成败。在炼钢冶金修造厂电镀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统一着装的工人们正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一旁的工具、材料码放整齐。分厂厂长于延明告诉记者,以前各种材料都是用多少领多少,很随便,而且跟个人收入没什么关系。现在不一样了,每一项材料都有预算数,如果用多了,成本上去了,不仅要扣职工的钱,领导的收入也要降,所以大家都是精打细算。
  “我们所有的原材料都有预算,小到一颗螺丝钉也不例外。”一方面公司的多数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如果管理不精细,成本差几块钱就会直接影响竞争力。而且每一项成本看起来不多,可加在一起就不能小看了。“另一方面,细化管理可以给企业留出一定的余地,即使是高附加值产品,也要有规模效益。规模是靠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只有细化管理才能夯实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循序渐进低成本
  企业搞全面预算管理,不仅需要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上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且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但鞍钢附企却走出了一条低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之路。
  “当时也是形势所迫,一方面不加强管理企业就有死掉的危险;另一方面资金紧张,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宋文杰称,这种两难的境地使他们走出了一条“经济适用性和技术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之路。
  他说,像鞍钢附企这样的老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再造是一项极具难度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和使用成本降不下来,任何方案都难以实施。所以只能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最终确定了“集中管理,离线操作”系统实施方案:即立足企业实际,不搞一步到位,坚持够用就行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网络配置与财务软件相结合,用低成本建设的适合鞍钢附企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用性与技术先进性方面并不亚于那些需要高额投资的解决方案。
  宋文杰也由此感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搞所谓的一步到位实际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没有必要。今天的一步到位,很快就可能变为昨日黄花。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不仅仅可以克服初始投资压力,减轻系统实施难度,也有利于保护投资,为日后升级时采用更新技术预留了一定空间。
  经济效益引人注目
  阳光总在风雨后。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公司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要素有机衔接;经营净现金流量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整体做到了货币资金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支付能力和资金运行状态明显改善,企业上下都表现出了新的活力。
  在生产经营规模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公司各项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度增长7.39%,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分别降低15.23%、15.97%、15.87%。2004年在比2003年销售收入递增10.32%的情况下,管理费用与制造费用也同比分别降低了7.27%、0.31%,销售费用由于拓展外地市场需要仅增长0.1%。
  由于效果明显,鞍钢附企的全面预算管理荣获了“2004年度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一等奖。”

鞍钢附属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