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实质(3)

2010-07-11 01:15


  发达国家反危机措施流于形式 
  粮食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纷纷解囊相助,发达国家也提供了一定援助。联合国粮农组织获得了包括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在内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允诺捐赠的七十多亿美元的款项,八国集团在首脑会议期间也承诺2008年1月之后对受粮食问题困扰的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以上的援助。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说法,全世界每年需要投入200亿美元以应对粮食危机,因而这些捐款是杯水车薪,而且其能否兑现也是个问题。 
  对于如何应对粮食危机,6月初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宣言》提出了如下措施: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放宽对粮食出口的限制,加强农业投资,呼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尽快完成多哈回合谈判等内容。对于生物燃料问题,在美欧的压力下,会议宣言仅表示发展生物燃料同时带来“机会及挑战”,并进行“深入研究”,确保生产及使用生物燃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贸易壁垒问题,宣言只是提到各国同意“尽量减少使用可能导致国际粮价波动的限制性措施”;对于补贴问题,宣言则只字未提。因而宣言提出的这些解决办法实际上是“没解决办法”。 
  由于发达国家只愿意提供少许援助,而不愿削减其生物能源计划,更不愿削减其粮食补贴,因而粮食危机很难消除。由此可见,美欧等国先是通过对农业的支持、通过自由贸易以及“优惠”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大肆倾销其农产品,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这是粮食问题的历史根源;然后又以“能源独立”为由,减少粮食的生产和出口,直接造成了当前的粮食危机,同时操纵粮食价格、使美元贬值等加剧粮食危机。因而粮食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对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的剥夺。因而要解决粮食危机,从当前来看,首先发达国家要降低生物燃料的发展速度,释放过剩的农业产能,提高农产品供应,还应采取措施抑制粮价的进一步上涨、停止美元不断贬值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发达国家应削减乃至停止其农业补贴,开放市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公平的农产品贸易环境,使它们能够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推动粮食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粮食问题也有责任,因为它们放松了粮食生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粮食危机主要是就那些最不发达的粮食进口国而言的,这些国家主要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这些国家的特点之一是穷,根本无力对农业进行补贴,另外国内市场狭小,对发达国家市场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无力执行独立的农业政策,因而对这些国家来说,粮食问题的根源是外源性的,是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公正、不合理政策的结果,只要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秩序仍然存在,这些国家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粮食问题突出反映了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性质,表明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在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时刻警惕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经济中的有利地位维持其既得利益,漠视甚至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图谋,同时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马德莱著。贸易与粮食安全[M].熊瑜妤译。商务印书馆,2005
  2.M. D. Ingco和J. D. Nash编。农业与WTO:创建一个促进发展的贸易体系[M].章奇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王圳。最不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与贫困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全球粮食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实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CFO是怎样“炼”成的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