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后事项审计的分析与运用(2)
2010-07-11 01:16
第二类期后事项包括:期后事项不影响会计报表金额,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如被审计单位合并、发行股票或者债券、应付债券提前收回或发行新的债券、偶然大笔损失等。对会计报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应予以反映的事项,还包括应付债券的提前收回;发行债券或权益性证券;由于政府禁止继续销售某种产品所造成的存货市价下跌;需要为新的养老保险金计划在近期支付大笔现金;偶然性的大笔损失。
对于这两个时间段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和承担的审计责任是不同的。对于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截止审计报告日发生的、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事项是否均已得到识别。对于审计报告日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生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针对财务报表实施审计程序或进行专门查询。在审计报告日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注册会计师如果知悉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与管理层讨论,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此外,对于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注册会计师没有义务针对财务报表作出查询。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知悉在审计报告日已存在的,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告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正财务报表,并与管理层讨论,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三、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
1.在会计报表的实质性测试中予以关注。结合年末账户余额审计,如通过截止测试或查找未入账的负债等,对期后事项进行审核,着重查明期后重大的收付款业务。
2.专门的审计程序,验明期后事项是否已在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说明中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和充分的揭示。
3.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询问。询问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初步或尚无定论的数据作出会计处理的项目的现状;是否发生新的担保、借款或承诺;是否出售或购进资产、或者计划出售或购进资产;是否已发行或计划发行新的股票或债券,是否已签定或计划签定合并或清算协议;资产是否被政府征用或因不可抗力而遭受损失;在风险领域和有事项方面是否有新的进展;是否已作出或考虑出异常的会计调整;是否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影响会计政策适当性的事项。
4.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后编制的内部报表及其他相关管理报告,查明是否存在财务承诺或其他重要事项。
5.复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会计记录,确定被审会计期间相关业务的存在及内容。
6.查阅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表的会议记录,着重检查对特定目的财务报表及项目执行情况有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
7.获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和律师声明书,以明确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降低审计风险。
四、期后事项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审计人员一般无需专门对期后事项发表审计意见。对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截止审计报告日发生的、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事项是否均已得到识别。对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账,对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应披露,被审计单位如已调账或披露,不影响审计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不调账或披露,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对于审计报告日至财务报表公布日之间发生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获知后应同管理当局讨论并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鉴于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签署双重日期的审计报告或更改日期的审计报告。更改日期审计报告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审计后责任是指会计报表公布后,获知审计报告日之前存在的未发现重大错报。内容包括期后发现的审计报告存在的事实和期后获知的重大不一致。期后发现审计报告存在的事实包括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存在重大错报,无论过失原因,均有责任采取措施;若发现存在重大错报,应要求被审计单位编制并发布修正后的会计报表,并解释原因。若后期会计报表已经完成,可以包括在后期会计报表中;若被审计单位拒绝披露,注册会计师应通知被审计单位董事会,并向有管辖权的管理机构报告、或者通知会计报表使用者;期后获知的重大不一致是指获知被审计单位披露的其他信息与会计报表不一致。包括若存在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修改会计报表或者其他信息;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会计报表或者其他信息,应根据需要修改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重新考虑已出具审计意见的适当性;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其他信息,这些信息与会计报表没有直接联系,只需将其他信息的重大错报通知被审计单位董事会即可。
期后事项审计的分析与运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