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挤出效应与我国国债政策取向(3)
2010-07-11 01:16
3.在国债政策目标的确立上,必须转变片面强调确保年度经济增长思想,将重心放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国债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但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需求管理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后,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国债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到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供给结构和提高供给质量及增加有效供给和增强经济竞争力上来。要通过国债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从低级状态向高级化状态转变,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有机协调;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o
4.国债投资的结构性调整思路可从四个方面考虑:(1)转化一部分。将一部分用于重大项目、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债投资逐步纳入财政预算内安排,通过增加基本建设支出,保证国家有关部门在重大项目上的干预力,使公共支出和建设职能得到发挥。(2)创新一部分。对仍要继续由国债安排的少部分投资,可在投融资方式上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如采用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运作,使这部分资金能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拉动效果。(3)取消一部分。对已完工的国债项目和不再需要安排资金的项目,逐步取消相应的资金安排,减小国债投资规模。(4)合并一部分。将一些同样投资于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支出项目的资金合并到预算内,纳入部门预算统一安排,减少多头管理、重复安排的现象。这样调整后,在提高国家财政预算完整性的同时,国债发行规模也会逐步降下来,通过恰当的利益调整和合理的预算程序逐步淡出。
国债挤出效应与我国国债政策取向(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