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成因、影响与未来走势(3)

2010-07-11 01:17


  进一步分析,美元贬值的速度与幅度如果过大和过快,其对全球经济的威胁也必然发生。一方面,美元长期疲软势必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即在其他国家对冲货币增加的情况下,出现流动性“过剩”演化为流动性“泛滥”的危险;另一方面,美元贬值速率过猛将增加风险溢价并使全球的泡沫性金融市场失常,即美元贬值将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相对于外国投资者变得廉价,从而吸引外国投资者大量买入,进而拉高这些资产的价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于美元对欧元大幅贬值而言,由于中国实行盯住美元政策,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受到了抑制,结果造成了人民币对欧元实施了“间接性贬值”。资料显示,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人民币对欧系(欧元、英镑)货币贬值了3%,这种结果非常容易引起欧洲对中国的不满。欧元区一直都是贸易惩罚的急先锋,无论是在鞋子、纺织品还是家电产品上,都对中国大打出手,如果美元贬值让欧洲企业在中国遭遇折损,欧洲将会采用更加严厉的手段来限制中国的货物进口。试想,即便美元贬值让美国赤字遁形消弭,但作为最大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与另一经济巨人的欧盟发生频繁龃龉,世界经济的均衡从何谈起?
  四、美元贬值与“美元危机”
  未来美元继续走软已经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了。标准普尔公司预计,美元汇率直到2011年才有望稳定下来,由此,许多人认为“强势美元”目前已经死亡,美元的持续贬值可能导致美元的“崩溃”。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推断。
  按照更为广义的理论,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决定了一国货币的软硬程度,其内在背景是,国家经济增长快,则产出能力提高,货币所对应的物质准备增加,因而币值走强。虽然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冲击,但其基本面却是非常健康。据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最终修订数据显示,2007年第2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3.8%,为去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增幅,尽管这一增速略低于原来估计的4.0%,也低于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的3.9%,但远高于今年第一季度的0.6%.布什称,数据证明美国经济正“欣欣向荣”。无独有偶,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认为,2008年美国经济仍将维持在3%以上,从而成为阻止美元沦落的重要前提。
  “美元危机论”实质上是说美元有可能会被欧元、英镑甚至日元所替代,直至退出目前的核心位置。不过,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在经济增长上目前显然无法取代美国,亚洲(不含日本)的崛起也短时期内在经济总量上无法与美国匹敌,因此,短时期内美元崩溃是不大可能的。进一步而言,由于美元贬值,不少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中央银行的确存在着“去美元化”现象,但必须看到,对于新兴市场或转型经济体而言,中央银行的声誉依然存在有限的市场认可度,钉住某个强势世界货币有利于维系其货币信心,有利于赢得汇率改革的时间。那么,除了美元,这些国家还能认同什么货币呢?
  事实上,目前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而一旦美元贬值出现恶化,各方力量都会投入干预的武器,毕竟美元的基本稳定牵涉着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对于亚洲国家而言,如果美元贬值导致本国货币升值过猛,他们将会义无返顾地抛出大量本币买进美元,进而从外围阻止美元下滑的速度;对于欧洲国家而言,统一的利率杠杆即借助于减息的力量就可以遏制美元贬值的节奏;而在美元生产国美国政府眼中,只要美元贬值助长并恶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其大规模干预将不可避免。1977年9月到1978年10月1年多的时间里,受油价不断上涨的影响,加之经济的增长乏力,美国对外贸易由顺差滑入逆差,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高达16%的大幅下跌。美元疲软导致进口价格大幅攀升,通货膨胀率一下子从原来的6%跃升到了8%以上,到1979年年底,通胀率更是进一步上升到了10%的水平。当年的10月6日,美联储开始实行非传统的新货币政策来消除通胀,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哪怕导致利率水平大幅上升也在所不惜,美国货币当局入市干预了几次。而作为上次汇市干预的参与者,美联储前高官、国际经济研究所学者泰德·杜鲁门预言,5年之内美国政府必定会再度入市干预,不管是因为汇市秩序遭到破坏,还是因为美国再也无法承受伙伴国对其政策的批评。

美元贬值:成因、影响与未来走势(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