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操作与国债规模研究(3)

2010-07-11 01:25


  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的制度背景下,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因而我国央行自1996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后,操作目标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基础货币)。当然,由于基础货币的数量和价格(即货币市场利率)是密不可分的。人民银行在以基础货币数量作为主要操作目标的同时,从判断基础货币松紧情况的角度出发,也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作为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观测指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和条件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有效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的转向要提前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在客观上也要求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要加快向货币市场利率转化。当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时,就具备了运用公告操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届时能够成功运用“公告操作”模式,将使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因国债数量相对较少而不能满足公开市场操作需要的问题得以解决。
  近年来,顺应国际潮流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从1996年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并公布每年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控制目标。从1998年一季度开始,建立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部门与国民经济有关综合部门和商业银行的月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制度,形成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有关经济综合部门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和发表中央银行负责人的谈话来说明央行的意图;央行从2001年一季度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时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后及时向社会发布新闻稿,公布相关信息等等;从2002年开始,就新拟订的货币信贷政策,在正式出台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我国的金融统计与国际接轨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因此金融统计在数据的频率和及时性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的标准;公众可以通过人民银行网站及统计季报、年报等获得各种经济与金融信息。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不断提高,较好地引导了市场的预期,增强了各方面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实施公告操作的政策透明度环境。另外,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我国管理层和央行历来就有制定和传达告示(指令)的传统,基层金融机构和公众也习惯于接受当局的告示(指令),这种心理惯性有助于公告操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John.B.Taylor,"Expections,Open market operation,and Changes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the Federal Reserve of St.louis Review,JULY/AUGUST 2001.
  [2] William Pool and Robert H.Rasche,"Anticipations of Mometary  Policey"the Federal Reserve of St.louis Review,JULY/AUGUST 2003.
  [3] Graeme Guthrie and Julian Wright.(2000)Open MOuth operation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 谢多。公开市场业务实践与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0,(5)。
  [5] 黄宪,赵伟。中美公开市场业务运行基础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3,(5)。
  [6] 袁东,王晓悦。论公开市场业务的理论与现实问题[J].金融研究,2000,(11)。
  [7] 贾德奎。胡海鸥。“公告操作”: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J].国际金融研究,2003,(7)。
  [8] 李杨。国债规模:在财政与金融之间寻求平衡[J].财贸经济,2003,(1)。
  [9] 易纲、海闻。货币盛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操作与国债规模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论实物期权估价法在企业并购中的运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