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末按应收款余额的3%计提坏账额:?
第一年账面利润 =100×(8-6)-15-20×8×3%×1.17?
=179.384(万元);?
第二年账面利润 =90×(8-6)-15-36×8×3%×1.17?
=154.8912(万元);?
第二年考核利润=第二年账面利润+收旧账收益?
=154.8912+2×2×8×1.17×(1-3%)?
=191.208(万元)。?
(2)在提高坏账率情况下:?
第一年账面利润 =100×(8-6)-15-(6×8×l5%+5×8×20%)×1.17-5?
=167.216(万元);?
第二年账面利润 =90×(8-6)-15-(6×8×l5%+3×8×20%+3×8×25%)×1.17-10?
=133.94(万元);?
第二年考核利润 =第二年账面利润+收旧账收益?
=133.94+[5×8×(1-20%)+3×8×(1-15%)]×1.17?
=195.248(万元)。?
从上述的简单例子可以看出,在实施提高坏账准备率后,第一年、第二年的账面利润比按现行坏账处理方法的利润有所减少,而在第二年,其考核利润则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后期的经营者收回旧账可以增加收益。其实,提高坏账准备率不仅对内考核可行,而且向外提供以考核利润代替按当前坏账处理方法处理的账面利润也是可行的、必要的。因为现有的坏账处理方法,不能反映坏账的真实情况,容易虚增利润,造成更多的应收款,更多的烂账。当然,若按提高坏账率后的利润申报所得税,短期内会造成所得税额减少(若将会计利润与计税利润分开,就不会减少所得税额),但从长远来看,只是税款的递延问题,且企业的坏账减少,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加国家的税收。可见,提高坏账准备率对国家、对企业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陈三林. 应收账款评估方式缺陷解析[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09). ?
[2]?施莉红. 谈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2).?
[3]?刘青. 略论应收账款的管理[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4]?赵廷年. 论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成因及对策[J]. 宿州学院学报, 2004,(05).?
[5]?杨清升, 孟庆伟. 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及管理[J]. 财税与会计, 2000,(01).?
[6]?王云.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审计, 2003,(06).?
[7]?沈静.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坏账损失的防范[J]. 事业财会, 2003,(01).?
[8]?王军, 李云宏. 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