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监盘审计程序初探(2)

2010-07-11 01:27


  (三)获取存货盘点标签和盘点表的控制信息 各个公司记录存货实地盘点结果的方法各不相同,但一般会使用某种格式预先编号的存货盘点标签或盘点表。控制盘点标签或盘点表的目的在于确保所有的存货都已恰当的包括在最终的存货明细表之中。控制程序一般包括三个由被审计单位负责的检查点。第一个检查点是在盘点结束时与盘点标签回收之前。巡视整个存货存放地,以确定所有需盘点的存货上均已贴有盘点标签。第二个检查点是在监盘程序结束时进行的。此时客户代表或者盘点工作的其他有关负责人应确定所发出的盘点表或盘点标签均已收回,并按照已用、作废、未用等分别归类统计。第三个检查点是在最终的存货明细表编制完成时进行的。此时存货明细表应和盘点标签或盘点表的控制表进行核对,以确定只有在实地盘点时使用过且有效的盘点标签或盘点表中所记录的信息才反映在最终的存货明细表中。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程序,审计人员都应确保从实地存货盘点到编制最终的存货明细表为止的期间内,存货数量未被增加(存在性)或删除(完整性)。
  (四)取得存货收发截止信息 在实地盘点过程中,应当记录存货收发截止信息。可以将这些信息追查至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其目的在于确认以下各项是否成立:一是至截止日止,所有已收到的且被包括在实地盘点中的项目都已借记“购货”或“存货”账户中(收货截止)(涉及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完整性认定);二是至截止日止,所有已发出且未被包括在实地盘点中的项目都已计入相应期间的销售收入(发货截止)(涉及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存在性认定)。
  三、存货监盘的收发截止测试实例分析
  被审计单位存货收发业务截止程序的测试需确定以下各项:一是收到的所有材料是否均已包含在实地盘点记录中;二是与纳入盘点范围的原材料有关的一切负债是否均已入账;三是与未纳入盘点范围的原材料有关的任何负债是否错误的入账;四是对所有已发出的产品,是否均已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以及与包含于期末存货中的产品有关的任何销售额是否错误入账。以下将举例说明:为了对这些事项的影响进行评价,假定账面存货已按实际库存数调整(最后两项中未考虑确认毛利率)。
  (一)漏盘入库原材料的账目处理 在盘点日收到并入库的原材料,已记入总账中的“存货”和“应付账款”科目,但是由于人为错误,在实地盘点时漏盘了这批原材料。因此将账存数调整到实存数后,账面和实物存货都被低估了。纠正这一存货错误所需的调整分录为:借记“存货”,贷记“销售成本”。
  (二)漏记收到原材料的账目处理 收到原材料并已包括在存货盘点范围中,但未被记入总账中的“存货”和“应付账款”科目。因此将账存数调整为实存数后,销售成本即少计了。纠正该存货错误所需的调整分录为:借记“销售成本”,贷记“应付账款”。
  (三)盘点日后收到原材料的账目调整 盘点日后收到的原材料,在将账存数调整为实存数之前,已记入存货及相应应付账款科目。因此销售成本被高估了。纠正该存货错误所需的调整分录为: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销售成本”。
  (四)其他货物销售账目处理 有一笔销售业务,已售出的货物已被排除于实地盘点范围之外,但尚未登记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存货实物金额是正确的,而收入却被低估了,即未入账的销售收入金额。纠正该存货错误所需的调整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销售收入”。销售一批货物,已恰当地记入“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科目中。然而,在该笔业务中已售出的各项存货仍被纳入盘点范围内。因此,调整后存货账面价值被高估。纠正该存货错误所需的调整分类为:借记“销售成本”,贷记“存货”。
  假设存货价值为1000000元,那么10000元的数额就仅仅是该存货总额的1%,在考虑其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时,很可能认为它并不重要。然而,在考察10000元对经营成果的影响时,由于其占利润的比例可能远大于1%,因而可能被视为重要。在截止测试中,应特别注意确定在途存货是否已正确地记录于相应账户中。就出现截止错误的潜在可能性而言,在途存货远远大于实地存货盘点时已经实际收到或发出的存货。

存货监盘审计程序初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渊源与经济效益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