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融合(2)

2010-07-11 01:29


  2、缺乏配套的政府采购机制,集中核算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在预算单位经费支出中,采购支出占较大比重,也是难以控制的方面,对预算执行影响很大,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好采购经费的发生,是预算管理的重点。目前,从全县政府采购总的规模和数量上看,行政事业单位的物品采购、服务采购等虽纳入政府集中采购,但采购行为呈现随意、零星和规模偏小的特点,不能完全发挥集中采购的效果,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3、经费开支的执行标准不规范,不利于核算中心协调和平衡各种财务关系
  目前,县级财政的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对各单位经费供给十分有限,一些单位执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各类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执行。
  4、国库资金的短缺,与之对应的是部分单位资金盈余
  许多财政性资金滞留在会计核算中心(单位)账户上,而单位间的苦乐不均也给会计核算中心以同一尺度管理带来难度,核算中心并不能完全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财政部门管理的许多专项资金不是在国库,而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的专户上,管理和使用由各股室把关,其数量和规模都很大,形成了国库外的国库。
  二、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前景展望
  从淮阳县会计集中核算四年多的实践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沉淀问题,在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财政部门资金拨付到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造成部分资金闲置。会计核算中心,虽然有其不足,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的成绩是主要的,作用是积极的,多方面的,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国库集中支付实现融合,既解决了财政资金沉淀问题,又达到了两种制度优势互补的目的。
  (一)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都是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将会计集中核算功能融入国库集中支付,是国际上和国内部分地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发展趋势。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已把会计集中核算作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部分,以保障和促进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有效运作和取得最大效益。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会计丑闻不断,促使其政府注重会计监管。在我国,部分地区利用会计集中核算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试点,实行了预算单位层次的零余额账户管理和单位经常性支出的财政直接支付,相关的尝试证明在操作层面上两种制度可以实现有效融合。核算中心规范的运行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银行账户清理和集中核算为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而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国库直付提供了技术与人力保证。所以应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平台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为一体的国库集中收付体系。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机结合
  我们要看到两种制度的区别和联系,达到二者的结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财政监督的环节和职能的侧重点不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财政国库资金拨付程序,对财政资金拨付环节进行监督,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造成的资金闲置浪费问题。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的是预算单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不当进行监督,解决因缺乏对预算单位有效的会计监督而出现的挤占、挪用及违规使用资金问题。同时,这两项制度的联系又是非常紧密的,有相互渗透的地方。它们的操作主要都是财政部门,服务对象都是预算单位,目的都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两者职能侧重点来看,二者是无法相互替代的。但从这两项制度的联系看,它们是完全可以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
  (三)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融合的思路
  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既坚持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又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两种制度并存,业务并轨。会计核算中心仍按现有模式运作,监督各单位收支及核算业务。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则承担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职能,负责办理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的具体审核业务,并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融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合并报表的编制特点以及财务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