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2)

2010-07-11 01:29

  二、审计风险防范的控制与对策

  企业在设定内审机构时应该首先注意独立性原则,对内审组织机构中的组织人员、经费和工作等问题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的职权,不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干预和影响,从而体现审计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正性。此外还要符合权威性原则,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实践表明,内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审计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

  目前,全面提高审计的质量是化解审计风险的重要方法,由于质量与风险的产生成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审计的质量越高,那么审计风险的产生机会也就越少。反之,审计的质量越低,风险的承受能力越弱。因此,审计组织要全面加强审计的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合格审计,坚持规范化原则、真实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严格按照审计管辖范围和审计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在审核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证据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必须依据问题发生时有效的法律法规做出处理和评价。要注意引用审计事实发生时适用的法律法规,在审计工作中应坚持科学、严谨、公正、真实的工作作风,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始终树立风险意识。

  由于原来的审计工作中主要是采取账目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的模式,在现今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模式,使得审计转变为昀符合现代审计的风险导向模式。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将审计风险的概念全面的运用到审计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审计模式。


浅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议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