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县情打基础 发展产业奔小康(2)

2010-06-15 18:18

**的县情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远不止这些,但主要的因素应是这两个方面,只要牢牢地抓住这两个方面,便抓住了重点、把握了根本。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基础建设 

(一)、脱贫先重教、治穷先治愚

愚昧只会带来贫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已迎来2004年实现省立“普九”目标的大好机遇,县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已召开全县誓师大会,动员全社会力量捐资助教,积极参与办学,这种上级拨款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可以基本解决**“普九”的硬件投入问题。

当前“普九”的难点,一是软件的建设,即如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讲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要重点解决入学后因贫困又辍学的问题,对这部分家庭各地要进行掌握和统计,采取设立助学基金和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对口帮扶等办法加以解决;三是在抓紧校舍、师资力量等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要采取委托办学、联合办学等多样化的办学方式,解决**在短期内实现“普九”目标的一些具体问题;四是应有一本具有**特色的农业综合教科书并将其纳为“普九”教学科目,让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能基本掌握烤烟、蚕桑等几种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五是要进一步扫除“普九”的“死角”。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民,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他们并非不愿送孩子上学,只是苦于附近没有学校,六七岁的小孩怎走得了几里的山路去上学?为了孩子能识几个字,有的自发组织起来,省吃简用聘请一位在附近一带算是有点水平的“老师”,布置几张简易的课桌,七八个、或十一二个小孩混合在一间小屋内进行教学。待小孩读完小学三年级后,稍微可以行走山路了,再送去几里外的村完小插班。有的实在拿不出钱聘请老师,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成和自己一样的文盲。他们多么希望有谁能帮助一把,让自己的孩子能走入学堂,哪怕识得三五个字也行。因此要实现“普九”目标、要扫除青壮年文盲,就得扫除这些“死角”。

(二)、加强以水利、交通为主的基础建设

根据**山高坡陡的实际,水利建设应以地窖建设为主,在动员农民积极进行地窖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应多渠道积累资金予以扶持。公路的建设不宜搞“遍地开花”,应集中资金保证修一条成功一条。否则修得再多,也只能起到开一次通车典礼热闹一番、本届政府捞点政治名誉这一作用而已,雨季一来便原形毕露,到时又无力维护便形成废路一条。公路的建设每立一项其投资都不是一个小数,依靠县级财政几乎是不可能,要走出“穷则无力投入、无力投入则穷”的恶性循环,唯一的出路是多渠道筹积资金(主要是争取上级立项),同时本着“修路一条、富民一方”的指导思想,发动公路沿途的老百姓投工投劳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炉房水库、过境公路和通县油路的建成,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下一步将要修建的巧威公路必将使**的交通状况产生质的飞跃。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再建成沿江公路,缩短东坪方向的几个乡镇到县城的距离,那么**由于县城不居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将大幅度地得到缓解,从而促进全县各乡镇经济平衡向前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注重城镇化建设,抓住几个乡撤乡设镇这一机遇,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大寨、小河、马树、荞麦地为支点的城镇化建设格局。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苞谷垴、东坪、中寨等乡的集镇建设相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县城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随着红卫街、青年路、花桥小区的新建和小东街、平正街、新华路的改造、县城环境卫生的治理乃至堂琅文化广场的拟建,一方面对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发展经济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正视县情打基础 发展产业奔小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提升监狱民警队伍建设水平 服务全面质量建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