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4)
2010-06-15 19:01
三是认真抓好报警立案回执制度、侦查破案回访制度、接受群众电脑联网查询制度以及必要的听证制度的落实。报警回执、案件回访制度的推出,有利于接受群众的咨询、监督,使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工作始终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可以有效地防止执法不公,同时又提高了民警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些切实可行的制度落实好,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搞造型,要让人民群众体验到民警公正执法的一贯作风。
强化执法监督是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关键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执法权同其它权力一样,如果没有一定的制约,就会被滥用,就必须会导致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产生司法腐败,因此接受监督是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除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外,当前更重要的是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保证严格执法。加强民警执法监督必须注意把握三个问题:
一是狠抓内部监督。公安法制部门是执法监督工作的主导部门,要负责对执法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纪检、监察、督察、政工、信访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执法部门的岗位职责是基础,法制部门的法律审核监督是关键,督察部门的全面监督检查是落实。这些部门各自要明确职责,不能互相取代,要在监督中形成合力。二是抓好外部监督。要各机公安机关自觉接受同级党委、人代会、政协、政府、审计、人事、财政、监察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监督;要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三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要有机结合。外部监督往往是产生了一定的后果,已经引起当事人不满或其他监督组织的重视以及新闻舆沦的曝光之后的一种事后补偿式监督,两种监督形式应有机把握,互为补充,形成有效的监督链。
努力改善执法环境确保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 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警察公正执法除了要不断加强公安法制建没,完善公安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以外,还必须顺应世贸组织规则对民警执法的要求,从执法理念、执法保障、执法评估和执法治理等方面改善执法环境,促进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警察执法环境的形成。
一是加强执法保障。警察执法要体现公正与效率,必须要有相应的执法基础保障设施。首先要增加经费,保障执法者不被经费困扰。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办案人员要么拖延执法,要么草草了结,要么向相对人摊派,为执法不公埋下隐患:民警执法代表着政府和国家的形象,不能打法律的插边球,搞创收执法,只有加大对执法经费的投入,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其次要逐步改善警察的执法装备。特别是关押、讯问场所要有隔离和必要的电视录音监控设施,确保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刑讯逼供、变相体罚等。第三要提高民警的取证手段。取证是民警执法的重要环节。改进警察的取证手段,必须加大对侦查取证设备的研发投入,推广运用现代高科技产品,提高取证的准确率。
二是定期开展执法大检查,推行执法评估。在搞好警察执法质量评估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积极抓好示范引导。要出台—些提高警察执法质量的奖励规定,开展执法质量竞赛。二要兑现执法奖惩,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警察执法不公现象之所以是顽症,原因在于奖惩落实不到位。因此,在执法质量评估中,对单位、对主要领导、对民警个人要落实奖惩,对发现的执法问题、执法错漏不能轻易放过,要—查到底,追究执法者的责任,追究主要领导、审核把关人员的责任。要把严肃执法、从严监督、严格奖惩的执法考核制度贯彻到每一个执法者,警醒其精心执法。
三是开展执法治理。警察执法环境的复杂性、执法主体素质的不平衡性,也是导致警察执法的不公的重要因素,虽然有平时的监督检查,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状况下的警察执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如不加以遏制,将产生更大的不良后果,危及警察的整体形象。因此,有必要以集中治理和专项治理的方式纯洁警察执法心理,规范警察执法行为,提升警察公正执法水平。
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