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探析(2)

2010-06-15 19:25


五是攻击和破坏互联网等有关网络,以达到非法目的。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有的人为了发泄对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愤恨,也有的人为了在商业竞争、技术竞争、利益分配等方面取得优势,利用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特长对有关网络信息系统实施非法读取或利用、篡改、屏蔽、删除等危害性行为,来非法实现自己的意愿。有的人还出于个人目的,制作和散播蠕虫病毒程序,破坏互联网及有关网络,导致服务器瘫痪;有的人利用黑客技术,在用户电脑中植入木马程序,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作非法用途,而一旦用户在网上交易中用到银行信用卡时,信用卡资料便被轻而而举的盗取,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还有的人通过木马程序盗窃网络游戏贴及武器、装备等虚拟财富,并且此类犯罪目前已呈泛滥之势,已对互联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当前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进步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的犯罪,其犯罪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犯罪过程的隐蔽性。互联网是靠电脑的连接关系形成的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一切资料都表现为电子数据,都有可能是虚拟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网络犯罪过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首先是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隐蔽。犯罪嫌疑人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一个虚假的名字将自己置身于网上进行犯罪活动,而虚假的身份并不影响犯罪行为结果的发生。其次是犯罪时间极短,不易捕捉。整个作案过程不需要很多时间,长则几分钟,短则几秒钟,因此,犯罪嫌疑人对犯罪结果发生的时间可以进行随心所欲的控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事件的推移随时隐藏自己所处的位置;再是犯罪行为不留痕迹。在互联网上实施犯罪,没有特定的表现场所,没有特定的客观表现形态,只有一些由符号组成的数据,对我们侦察破案来说不易发现和提取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给公安机关进行网络监察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是犯罪主体的高智能性和低龄化趋势。现代的网络系统越来越注重网络安全问题,大多数网络用户都对自己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采取了一些安全防范措施,因此,要破解安全系统和侵入计算机系统,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他们或者是掌握了某一方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或者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其它网络系统及数据资料发动攻击和破坏,还有的人不需要多么精通网络技术,而照样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和其它犯罪活动。而且在这部分特殊的群体中,青少年所占比例较大。由于网络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最大,网络的新鲜感和巨大诱惑力又能够刺激并膨胀他们内心的各种欲望,因而通过网络实施犯罪以及破坏计算机网络的犯罪行为较多发生青少年群体中。
三是危害结果的严重性。网络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作用。传统的犯罪一般只局限于一时一地,针对的是特定或者是一定范围内的人、财、物,而网络犯罪则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使网络延伸范围内的世界各地造成危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病毒疫情,每次疫情严重时有成千上万台联网电脑被感染,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一位研究国际恐怖主义的专家指出:“用计算机毁灭一个社会比用炸弹要快得多。”由此可见网络犯罪涉及面之广,社会危害性之大。
四是危害领域的广泛性。目前世界各国的网络用户数千万,犯罪嫌疑人只要置身于互联网上,就可以凭借其高超的网络技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侵入到某机构、某系统、某省、某市甚至某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实施网络犯罪。曾有报道,澳大利亚一名中学生利用家用互联网,自行破解多道防护程序,轻而易举进入英国皇家空军绝密核心技术网络中心,成功窃取制造核弹技术流程及相关参数,成为震惊一时的国际新闻。
五是犯罪本身的“虚幻”性。网络犯罪大多不直接针对公众,犯罪嫌疑人只需坐在计算机前敲打几下键盘就可以实施犯罪,与传统的盗窃、诈骗及暴力犯罪有明显区别,不容易被人们识别。网络犯罪的这种犯罪特征使人们在判断上容易产生偏差,使得其社会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

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探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