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
目前,影响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组织自身建设薄弱,功能不强
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到位。一是“组织”不到位。一些机关党组织不能按照党章规定及时组织换届选举,超期运转;有的党组织在党委委员、支部成员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长期不进行改选和补选;有的单位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远远滞后于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存在“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二是“责”不到位。绝大多数单位的党委书记、委员以及支部成员都兼任行政职务,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关注得少,研究得少,对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往往成为“软任务”。更有甚者,把“党内角色”与“行政角色”混淆,使党建工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三是“心”不到位。有的党务工作者认为党务工作主要是务虚,清苦、枯燥,不愿从事党务工作,不研究党务工作,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党建工作缺乏生气,党建活动缺乏实效
主要表现为:有的机关党组织就党建抓党建,把党建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割裂开来,形成“两张皮”;有的党组织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宽,不能适应形势变化,开展党员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少,不能满足党员需求;有的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弱化,不能发挥党组织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宣传引导作用,对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摸不透,了解不深,对干部的实际困难缺乏关心和理解,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一些党员干部信仰动摇、组织观念淡化、作用不突出
一些党组织缺乏对党员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能严格落实党内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少数党员存在政治意识淡化、奉献精神淡化、组织观念淡化、党性原则淡化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
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发挥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引导方向,突出政治抓党建
突出政治性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和根本要求。机关党组织要根据政治建党的要求,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意识。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善于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二是强化服务中心意识。机关党的工作要突出中心,服务于中心。要善于运用党组织的优势和影响,搞好工作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强化堡垒意识。机关党组织要做好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的工作,成为干部群众的主心骨,凝聚人心、集聚力量,起到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推动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机关内部创造同心同德、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主动适应”意识。面对纷繁复杂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党员队伍的巨大变化,机关党组织要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把握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二)扭住关键,围绕宗旨抓党建
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最终体现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上来。机关党组织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既善于依靠各级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善于引导广大党员进行自我教育;既善于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又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充分体现群众意愿,适合群众需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听取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诚恳接受群众的监督;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克服浮躁作风,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建设万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要切实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贯彻落实,认真履行党内监督职责,重点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违法乱纪案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