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党既立足于现实,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始终不放弃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的目标。可以说正是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旗帜下,我们党集合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并带领着人民,经过了无数次艰难曲折,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得共产主义的曙光出现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谈到共产主义理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多年的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共产主义这个理想,我们党不可能凝聚成这样一个坚强统一、极富战斗力的政党,也不可能成为各族人民信赖的中流砥柱。
共产主义理想对于广大共产党人来说,是精神支柱,是力量源泉。有了这个理想,我们共产党人就可以面对任何挑战,迎接任何困难。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面对的是白色恐怖,是枪林弹雨,在那样的环境下参加共产党,除了有掉脑袋的危险外,可以说没有任何个人好处。但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的人自愿汇集到鲜红的党旗下呢?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一个伟大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举个例子,红四方面军的红军团在进行西征时,战斗失败,红军团被打散了,红军团团长王泉媛也被捕。国民党起初不知道她的身份,后来发现她是共产党一个女红军团长。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王泉媛誓不低头,她还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放了一把刀,以至国民党也怕她三分,最后对她放松看管。国共合作时她逃出来寻找共产党,后来找到兰州某军办事处,当时处境非常悲惨,她自己也非常痛苦,但她一直不放松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多次要求恢复她的党籍,因其对党的强烈信念,终于恢复了党籍。又如,在历史上有名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遭受到了重大挫折,军长叶挺补捕,先后被关在江西、重庆等地。至1946年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最后与国民党达成一致,提出条件要释放叶挺。而释放叶挺之前,国民党沈醉问叶挺被释放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说,出去后最想看亲人、下餐馆等。出其意料的是,叶挺说,我出去以后要求我党恢复我的党籍。沈醉听了以后非常震惊,后来沈醉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戴笠,戴笠一听,发出这样的感叹:共产党员可怕就可怕在这里。在党的历史上,像王泉媛、叶挺这样的共产党人还有许多,正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给予他们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共产主义理想仍然是鼓舞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行动的方向盘。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执政党,执掌着全国的政权,正领导人民从事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也是异常复杂的。在这些复杂的环境面前,我们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坚守信念,牢记宗旨,践行“三个代表”,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但是,也确有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没能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或是意志消沉,或是腐化变质,成为人民唾弃的对象。因此,在当前这样的条件下,强调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有些同志觉得,共产主义太遥远了,因此,对共产主义失去了信念,或者觉得自己的工作与共产主义毫无关系。其实,这是一种短视。诚然,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十分遥远的事,需要多少共产党人的奋斗,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以后的多少代人,都无缘和共产主义相会。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与共产主义事业没有关系。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解释,共产主义有着多层的含义,它不仅指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体系,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实运动”。可以说,自从伟大的共产主义学说一问世,就有无数的共产党人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了。而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更是共产主义不可分割和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共产党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生活在什么年代,只要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其实都是在从事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共产主义;今天,我们从事经济建设,为老百姓谋福利,同样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日的奋斗和奉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