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的调查
“三会一课”制度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制度。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是健全党内生活,严格党员管理教育,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措施。按照局党委关于要着力提高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要求,最近,我们对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目前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基本状况是:制度能够落实,质量亟待提高。“八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和铁道部党组《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狠抓根本,强化基础,深入开展“学红旗、双达标”活动,使党支部的基础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党支部“三会一课”也随着党支部工作的整体推进,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今年局党委提出要着力解决“三会一课”质量的要求后,许多单位结合新形势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党支部“三会一课”呈现出逐步加强的势头。但就目前整体情况看,“三会一课”质量不高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三会一课”的现状,不论与新形势的要求比,还是与其在党支部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比,都还很不适应。相当一部分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落实规定简单化,实际效果不明显,缺乏党内生活应有的严肃性、政治性和针对性。因此,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应是当前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三会一课”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从“三会一课”职能作用发挥上,主要存在“四个不突出”:
1.党员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的功能体现不突出。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关,党内主要工作、重大事项,一般都应该由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做出决议,并定期审议支委会工作,对支委会贯彻执行决议情况进行监督。但调查中我们感到,党员大会的这种基本功能却淡化了。党员大会多数成了支部工作安排会,任务布置会,活动动员会,基本上是“我讲你听,我说你干,我定你办”。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讨论决定党内重要工作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调查问卷中,在对应提交党员大会的5项议题,让党员进行多项选择时,回答支部季度、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不征求党员意见,也不能在党员大会上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党员的建议者占65.3%;回答支部和行政不能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监督者占69.6%;甚至有的党员反映,在党员大会上对组织发展、党内评先,有的也是支部干部说了算,不能充分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在查阅的18个支部大会记录中,有15个支部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议题,没有党员发表意见的记录。在同部分党委书记、副书记和支部书记座谈中,也较为普遍地认为,党员大会存在要求党员怎么干提得多,听取党员的意见建议少,让党员参与党内事物不够的问题。
2.支委会议大事、集体决策的职能体现不突出。支委会是党支部实行集体领导的主要形式,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其着力点应放在议大事、发挥谋划决策职能作用上。但从调查情况看,这方面仍比较薄弱。一是部分党支部对车间、支部的重要问题,不能够在支委会上进行讨论研究。有些支部召开支委会,要么只研究党支部自身工作,与安全运输生产等中心工作结合不紧;要么只偏重于安全运输生产,把支委会开成了行政工作会。有一个支部去年以来的17次支委会,有16次是组织支委学习。二是坚持集体民主决策不够。在对53个支部书记的调查问卷中,认为对车间的重要问题,只由车间主任和支部书记沟通解决的占27%。特别是部分二人支委反映,在车间班组长使用、奖金分配、晋升工资等问题上,既不征求他们的意见,也不上支委会研究,很难参与决策。三是决策的程序不规范。党支部与车间在重大问题决策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章法,存在着以车间干部会代替支委会的现象。在座谈中,多数支部书记讲,车间用人、奖金、工资、分房方案等重要问题都是在车间干部会上决定,车间干部会定了就不再上支委会了,影响了支委会职能作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