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油品生产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3)

2010-06-15 20:11


    防范措施:在对有可能生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对设备置换结束后,应加水降温,待温度降至常温后,再打开设备进行检修。如果检修时间较长,应每间隔一段时间向塔内通足量的水进行降温。
3.2.2  高温聚合物的自燃着火
    油品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裂解和热聚合反应,生成固体物质聚结在设备表面。这些固体物质长时间在高温作用下,不断析出油分和气体,这种固体容易自燃。其自燃点的变化规律与下列因素有关:热分解和热聚合程度越深,析出的油分和气体越多,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越长,自燃点越低。长时间高温状态下运行的油品加工设备,在运行和检修时,容易发生自燃着火事故。
    某煤焦油化工厂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改质沥青中间槽曾发生多起自燃着火事故。改质沥青生产工艺过程为:原料中温沥青在反应釜内,经380—400℃热处理6h左右,进入改质沥青中间槽,再由液下泵输送至产品高位槽。改质沥青中间槽为常压竖式平顶贮槽。
    第一次自燃着火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改质沥青中间槽顶部钢板由于槽内部受热发红。当时不知是什么原因,另一人来改质沥青中间槽取试样进行化验,当打开取样孔盖板时,由于大量空气进入,与沥青蒸气(通常称沥青烟)形成爆炸混合气体,并发生着火,由取样孔喷出,将取样人员烧伤。
    另一次自燃着火是改质沥青因故障临时停车后,恢复生产时发生的。停车时间大约6h,故障处理完毕;改质沥青中间槽温度约在190℃左右,改质沥青开始投料生产,当改质沥青合格后由改质釜进人中间槽时,突然发生着火,着火气流将未上螺栓的人孔盖顶开,火焰串出数米高。
    分析事故原因:2次着火原因均是因为自燃引起。改质沥青中间槽长期在360-400℃高温状态下工作,由于高温作用,改质沥青发生聚合、裂解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碳的固体物质沉积在中间槽内部表面。这些固体物质在中间槽内的工作环境中,继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自燃点不断降低,很容易发生自燃。第一次事故是因为中间槽密封性不好(因为取样等需要),放散管与沥青烟净化系统相连,使中间槽内呈微负压。有少量气体进入中间槽内,与中间槽内表面沉积的固体物质接触,在工作温度下发生自燃,使中间槽顶部钢板受热发红。由于进入空气量少,且空气比重小于沥青烟比重,只在中间槽内顶部发生自燃。当取样工打开取样口时,大量空气被吸人中间槽内,与沥青烟混合形成大量混合爆炸性气体,与自燃产生的明火相遇,发生着火事故。第二次自燃事故是改质沥青装置临时停工时,将中间槽沥青全部打人成品高位槽。在降温过程中空气进入中间槽内,槽内温度当时还在储槽内壁固体物质自燃点以上,遇空气发生自燃,当时由于中间槽处于降温过程,沥青烟气不断冷凝,来形成混合爆炸性气体,当装置重新生产,合格沥青进入中间槽时,闪蒸大量沥青烟与自燃明火接触发生着火。
    防范措施:高温油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应避免空气进入,使用密闭容器储存高温油品时,应增设防爆板为宜,当工艺需要必须在设备上开口时应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如某厂将改质沥青中间槽取样口改为插入管的形式,既可达到取样的目的,又可避免空气进入槽内。高温油品生产临时停工后,重新恢复生产时,由于停工时间短,设备温度尚未完全降下来,有可能发生固体反应物自燃,在进热油品之前,应先用蒸汽吹扫一下设备,可能达到灭火和置换空气双重目的,但应保证吹扫后设备内没有存水,以免进入高温油品时发生危险。
4  高温下油品特殊操作时的加热方法与安全防范
    高沸点、高凝固点油品须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储存和输送。在特殊操作(开停工操作、突然停电、流量不稳定等)时经常会出现油品凝固在设备和管道内的生产事故。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通常采取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加热的方法来解决。如果加热方式不对或操作不当,会发生事故。

高温下油品生产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煤矸石和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