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在管理机制方面保持更大的灵活性和优越性,这必然要求其不断地实施管理创新。那么,中小企业如何实施好管理创新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切实抓好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
典型的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冒险主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观念陈旧、管理创新观念淡薄往往是中小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无突破性进展的深层次根源。因此,要想实施好管理创新,首先应抓好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是要彻底摒弃经验主义,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武装头脑。要生存并稳定的发展必须放下架子,积极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武装头脑。二是克服“创新无用论”,真正重视管理创新。三是要走出中小企业机制优越的误区。中小企业确实存在机制优势,如中小企业不过多涉及国家管理体制问题,企业的一些遗留问题少等,但这种优势仅是暂时和相对的。中小企业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管理问题,真正正视自身机制的弱点,重视对改革创新工作的投入。
二是要围绕培养企业核心能力来实施管理创新。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不断的发展,必须具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能力。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能不断地产生综合优势或某方面的绝对优势,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带来效益的能力。具体讲,就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资金运作能力、员工激励能力等。从三株、巨人、太阳神等“星级”中小企业“殒落”轨迹看,企业核心能力差是其失败的主要根源,因此,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重点,应放在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上。从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体制完善、资本运作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
三是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实施管理创新。
就某项大型的管理创新活动而言,切实可行的方案出台往往需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劳动,其实施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性工作。因此,中小企业要真正抓好管理创新工作,取得管理创新成果,必须掌握好科学的方法,注重效果,踏踏实实地做好其每项工作。
(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中企业相比优势有以下几点:①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有更复杂的管理机构,与中小企业相比决策层一般情况下更趋于保守,其官僚体制不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而中小企业领导层比较精干灵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决策;②创新活动一般需要较宽松自由的环境,大企业的层级制度与之相悖,而中小企业灵活简便的一贯作风有利于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③大企业对研究人员的最好奖励往往是把他们调到管理层去,而中小企业却把创新作为他们竞争的战略核心;④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效率同样优于大企业,它们的创新成本微乎其微,它们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同样存在诸多不利因素:①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在资金方面,如国家投资、银行贷款、财政借款及拨款等也向大中型企业倾斜,有限的财力使国家无暇顾及到中小企业,从而造成技术创新资金不足;②大企业具有庞大的科研队伍,较健全的科研开发体制以及完善的信息网、资金筹措和投入保障体系、人才培训和激励制度及营销体系,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无法与之相比。中小企业技术力量极其薄弱,仅技术人员人数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不仅缺乏技术开发人才,且也缺乏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人员;③中小企业对外部技术、技术力量的依赖性过大,而且好多依赖同一个“技术源”,这就很难在技术上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为技术创新带来一定的难度。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
随着人类需求多元化的发展,市场细分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小批量和多元化生产将成为今后产品发展的主流,产品间的识别将进一步多样化,这种趋势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中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合理的定位,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