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努力形成团组织特有的人才培养机制。 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个人的努力,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进程中,建立青年人才培养良好运作机制对组织与个人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立共同愿景,让管理层与青年实现充分沟通。基层团组织要结合实际建立领导与青年交流沟通的联系制度,并做到"三定",即:“定人”,规定管理层或组织人事部门专职干部采取结对、与团组织召开联系会议、与各类青年代表进行座谈等方式与青年人交流;“定时”,每个季度或每个月相互沟通交流一次;“定内容”,即针对青年一段时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及本单位、本岗位及青年个人发展规划进行交流沟通,与青年人交换思想,获取信息。还可以积极拓展沟通的有效手段,畅通交流渠道,创新交流方法。充分运用因特网、团报、宣传栏等适合于青年特点的传媒手段,在团组织网站上建立书记信箱、领导热线,开发青年人才大家谈BBS交流园地,尝试让不同系统的青年一起谈,或让青年在网上与领导谈。既可增进各系统青年之间的了解,让基层青年有机会与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交流。二是完善现有的培训机制。要进一步开发现有的教育基地和多种类型的实践基地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根据青年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种类的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形成青年人才培训网络。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通过多种手段并举,使荣誉、待遇、职务晋升、培训机会等向有能力、靠得住的青年配置,到达激励青年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精神激励手段。建立青年人才库、建立举荐优秀青年上岗制度,使青年人才得到及时的发现和使用。在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经常性的支持,建立共青团扶持青年人才的制度。要通过定期评选杰出青年,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宣传和表彰,为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对青年采取微笑鼓励,对青年取得的成绩进行当面肯定与口头激励,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使青年感受到精神激励。另一方面,要多方位、多层次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训。鼓励青年参加在职学历培训,并要在制度上为青年在学习时间、学习费用等方面创造一定条件。组织青年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使青年的专业知识得到有效更新。为专业技术岗位青年提供硬件与软件的投入与支持,充分发挥“导师带徒”的作用,实现"教、传、帮、带"的倍增效应。
总之,基层团组织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担负起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采取有效形式和手段,切实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从而不断为油田建设发展输送高技能青年人才,为实现“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