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思考(2)
2010-06-17 17:30
1.4汽车配件市场混乱,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充斥配件市场,严重影响到汽车的维修质量.
2应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2.1大力加强维修市场的整顿和监督管理力度
交通部于2002年7月份发布了《关于印发〈汽车维修市场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要以这次维修市场整顿为契机,加大维修市场的整顿和监管力度.
首先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行业结构.针对***市汽车维修企业的散,乱,差问题,对现有的一,二类维修企业,要严格按GB/T 16379《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进行复审和检查,对不符合"开业条件"的维修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或降类处理,并引导这些企业进行联合或资产重组.同时对部分维修企业,要积极引导他们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修车结构,从小而全,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向专一型,专项修理转移,建立专业化维修体系.
其次要狠抓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对维修企业超范围经营,不按技术规范作业,作业中减项,漏项,以及有意利用假冒伪劣配件等种种欺诈托修方的行为要严加监督和查处,一经查实,要按有关规定严厉处罚,并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加强汽车维修合同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承,托修方的利益,加强维修质量纠纷的调处和查处力度.
再者要强化汽车修理竣工检测制度.交通部于2002年2月份发布了《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我们要借助这个东风,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监管力度,踏踏实实地整顿和规范检测站检测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并监督检测站严格按检测技术要求,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检测,把好检测质量关,真正成为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还需监督维修企业认真贯彻汽车维修竣工检测制度,对检测合格率进行考核,并纳入维修企业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最后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健全行业协会,使之真正成为行业的桥梁和纽带,逐步健全全行业的自律机制,制订出适合本地区的行规和行风,防止不正当竞争和不规范经营行为.
2.2贯彻落实《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切实加强维修质量管理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简称"技术规范"),是迄今国家标准中首部针对所有在用车维护的技术法规."技术规范"是在总结了以往汽车维护工艺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交通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的要求而制订出来.因此,与原部颁标准(JT/T 201"汽车维护工艺规范")相比,增加了汽车新设备,新装置的维护内容,突出了环保和安全装置的维护要求.
贯彻落实"技术规范"对加强所有在用的技术管理,保持全社会车辆的技术状况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减少交通事故,削减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促进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我国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水平;加快我国维修体系与国际接轨;确保汽车技术状况完好,充分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减少运行消耗,保证行车安全,减少车辆故障,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等具有积极意义.
贯彻落实"技术规范"首先必须要有强硬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些配套的法规,措施,制度或办法.以加强贯彻实施的力度和实施效果.例如:制订贯彻实施"技术规范"的实施细则;汽车维修业管理办法;所有在用车定期检测,强制维护管理办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检测站管理办法;机动车配件经营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制度.在贯彻落实"技术规范"过程中必须严字当头,不恂私情,公正执法,真正做到"强制"二字,否则"技术规范"就会变成无生命力的一句空话.
同时,要加强"技术规范"的宣传,使车主,驾驶员,维修企业和检测单位了解"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其主要内容和作业过程,自觉贯彻执行"技术规范".要促进维修企业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车辆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和质量保证期制度.对维修企业领导人,技术人员,质量检验员等要加强"技术规范"培训,并取得真正实效.
市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