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城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
2010-06-15 19:28
(二)立足优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4321”项目工程的实施
今年以来,在前几年地方和企业共同摸索、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项目建设的“4321”工程,即四个10万吨:10万吨铬盐、10万吨饲草加工、10万吨造纸、10万吨碳酸钡;三个5万吨:5万吨马铃薯淀粉、5万吨麦芽、5万吨高烹油;二个1万吨:1万吨浓缩果汁、1万吨方便食品;一个3万吨:3万吨中药材。这一项目建设的思路,一是体现了我县企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二是体现了我县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三是体现了城乡经济联动发展的产业化理念,既符合我县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蕴含了县委、县政府富民强县的拳拳之心。抓好这一批龙头项目,既能推进城市经济上台阶,又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我们要上下一心,紧紧围绕“4321工程”开展项目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完成以上10个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化工和食品加工两大工业支柱。今年,要首先抓好国翔公司5万吨麦芽生产线、林河公司2500吨苹果梨浓缩汁生产线、永正公司3万吨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富源化工公司3万吨碳酸钡生产线等4个重点项目和化工厂3000吨氧化铬绿生产线、富源化工公司1500吨氧化铬黑生产线、荣昌糖酒公司2万头牲畜屠宰线等4个一般项目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同时,要不断挖掘区域优势,全方位开展新项目、新产品的考察、论证和储备工作,切实做到建成一批、储备一批。
各乡镇要立足实际,提出发展乡镇工业的思路和建设项目,并积极创造条件,分层次分年度抓好项目建设。今年,要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每个乡镇新上1—2个小型工业项目。既然签定了责任书,就是一项硬指标,希望各乡镇引起重视,抓好落实。
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链条,是龙头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抓好以“6个10万亩”为重点的农产品基地建设。要采取政策引导、利益驱动、典型带动、宣传发动等各种措施,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使之形成规模,提高质量,创出品牌。要大力推进各产业、各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基地建设水平。要完善和发挥各类农业协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各企业也要正确处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在龙头企业建设中适当让利于农民,利用价格因素激发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的积极性。企业和农户都要增强法制意识,遵守合同,兑现承诺,树立信誉,真正形成合作良好的利益共同体。
(三)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在招商引资、引强入民上实现新突破
要主动适应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重点在政府审批、政策优惠和民营经济准入方面加快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今后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和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以好项目吸引投资。3万吨麦芽生产线的建设,2500吨苹果梨浓缩汁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充分说明只要有好项目,就会有投资吸引力。造纸项目、马铃薯淀粉项目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寻找投资商开发建设。1万吨无钙焙烧红矾钠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去年一年来的市场变化也给了我们启示:要及时、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动态,正确选择项目,在项目建设上要果断,要全力以赴。这方面我们也有反面的教训,比如洋芋加工项目、高烹油项目,如果不及时果断地上这些项目,就会丧失先机,失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得不到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就会影响到地方产业的发展。
二是以现有资源和资产带动外来投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发达地区空余资金转向内地寻找投资项目。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承接转移产业,最大限度地将这些产业和资金引入民乐。同时,千方百计盘活现有资产,用多种方式与外商合作,以资产吸引投资,以投资盘活资产,促进项目建设。
在全县城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