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3)
2010-06-17 17:27
1. 确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美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注册会计师执业品行规则、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标准、财务经理道德、内部审计师道德规范等构成,我们可借鉴美国经验,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与国家颁布的相关会计法律相互补充。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职业道德概念——对职业道德基本原理的理论概括;行为守则——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和具体标准;职业道德细则——具体说明行为守则在特定情况下地运用。具体来讲,就是制定针对会计组织体制改革的规定。首先,从根本上杜绝单位领导者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使会计人员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可以独立执业,这是会计人员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供信息的前提。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包括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各种法律、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利于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否失范提供法律依据。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及约束力,这样才能有助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
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人们的职业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严格地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步形成。首先,应在各类会计专业学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并且重视会计教师的师德建设,让学生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道德准则与规范,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对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整个职业生涯中,把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培训作为会计人员的必修课程,注重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教化,而且更要重视经验层面的榜样示范作用。[3]应发挥社会各单位的积极作用,在广大会计人员中组织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引导会计人员积极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
3. 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在一个道德意识浅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为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不是仅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2006年2月15日,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尽快熟悉新准则并在上市公司中正确使用,是对职业道德水平的挑战,也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契机。
4. 优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诚实守信,越要有强有力的道德规范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和培训,坚持不懈地在会计人员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法制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地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之中,使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5. 完善监督机制、自律机制与评价机制。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地正常运行。[4]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是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义务中形成的一种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是以职业良心为核心的道德自律,应该逐步建立、健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并开展职业道德自律情况专项检查。同时建立有效评价会计职业道德的机制与体系,以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指社会和他人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活动过程中遵循职业道德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形式有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种,具体可采用考核评定的办法。
对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