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局部,有的只发生在少数单位、个别干部身上,但对我们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顺利实现“十一五”目标起着制约和阻碍作用,影响不可低估。对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克服和纠正这些影响工作落实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振奋精神,鼓足干劲,进一步推动各项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全县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牢牢抓住推动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力求取得实效
推动工作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必须抓住关键环节。
第一,一定要从思想上抓落实。落实同决策相对应,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决策作为一种主观范畴的东西,不可能自己转化为客观现实,只有通过落实才能完成这一转变。因此,落实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抓落实,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所谓领导,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但离开了抓落实,就无法检验决策之正误,无法判断所用干部之优劣。”同时,抓落实也是对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检验。抓落实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奋斗过程,它凝聚着心血和汗水,体现了作风和意志,反映出能力和水平,是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说,要推动工作落实,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落实。
第二,一定要从作风上抓落实。我们各级干部,必须要有干事业的激情、干实事的作风、干成事的能力,不断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开拓新局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是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要亲自抓。这一点对主要领导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心工作、重点问题、复杂矛盾要亲自抓,进而推进全局工作的落实。二是加强督促检查。这是促进和保证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强化督促检查的意识,使督促检查成为抓落实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督查落实中更应该体现落实。三是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既是谋事之基,更是成事之道。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抓落实的体现,也是抓落实的基础。
第三,一定要从方法上抓落实。抓落实的方法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一是抓典型,用典型引路,推动落实,既抓正面典型,又要抓反面典型。二是抓具体,推动具体工作落实,用具体工作成果体现落实。三是抓进度,把落实贯彻到解决问题的始终。四是抓反复。抓反复,反复抓,这是抓好落实的重要方法。有些工作虽初见成效,但一放松就会出现反复;有些工作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来了。因此,要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
第四,一定要从创新上抓落实。要在各级干部中进一步弘扬开拓创新、敢抓敢管、奋发有为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注重实践探索。抓落实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形势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使我们的认识和工作符合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当前,改革进入整体推进的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形成发展的新动力。二是学会辩证思维。领导能力包括抓落实的能力,与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同时原有的问题也有不少还没有完全解决,进入一个矛盾的凸显期。有效解决这些新老问题,不仅要有扎实肯干的作风,还需要我们创新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实际工作的效能。三是善于总结经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注意并善于总结经验。是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素质,不断走向更加成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标志。特别要注重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善于将复杂的现象、不同的意见,经过分析梳理、归纳提炼,得出符合规律性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和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