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混合业经营模式的思考

2010-06-17 20:04

  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面临问题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走过了一个“混—分”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实行混业经营,银行可以经营信托、证券等业务。自1992年下半年起,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了证券市场,扰乱了金融秩序。为维护金融秩序,使我国金融业健康规范的发展,从1993年7月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并在1993年年底,正式提出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以来相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金融发展格局。

  但从长远看,分业经营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尽管它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机构自我风险控制机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增强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监控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金融形势,分业经营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世界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直接威胁中国的分业经营制度。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越来越小,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混业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及衍生金融业务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方向。

  2.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国际竞争力提高及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现行制度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经营的严格区分和限制,抑制了市场资金供给来源,人为地割裂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渠道,不利于资金之间的相互融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使行业素质及竞争力不断下降。

  3.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由于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由此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

  1.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银行间并购,可以撤消大量重复的网点机构,精简人员,共享资源(包括客户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等),变外部竞争为内部竞争,使赢利水平发生质的变化。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的合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三菱银行在日本国内实力雄厚、经营业绩良好,但其国际业务比较薄弱;而东京银行则是日本最大的外汇银行,也是世界三大外汇银行之一,只是国内业务的基础不够坚实。两家银行合并之后,双方优势互补,提高了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具有明显的业务特色,而自身的资金、人力,国内的客户资源均比较有限,通过并购,有助于做到优势互补,更好地使用各类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

  2.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大多是个人投资者和中小机,运作的资金也多是社会消费基金和其它小额资金。这就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投机性。实行混业经营,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银行可以介入证券市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证券市场上投资资金和投机资金的对比,大大降低我国证券市场 的投机性,、波动性,增加稳定性。此外,银行可以通过较为理性的投资行为影响其他各类投资者,改变其短期投资行为,促使证券市场在平稳中逐步成熟起来。

  3.混业经营是迎接加入WTO后挑战的现实需要。中国入世后,必须按照GATS要求,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领域。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将会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涌入我国。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可以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面,它们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利用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努力拓展业务领域抢占国内金融市场份额,我国金融业将受到更多的外来冲击和影响,金融业融合会从外部波及我国金融市场因此,提高和加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在加强专业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力,塑造和培育我国的全能型金融集团以便使国内金融机构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与外资金融机构展开竞争,而实行混业经营则是关键的第一步。

关于开展混合业经营模式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食品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