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炭企业的管理工作

2010-06-18 13:27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既是手段,也是灵魂。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企业之间拼的是实力,也拼的是管理,谁能遵循和坚持科学的管理,谁就能昂然屹立经济的潮头,并潇洒地搏击风浪。就如何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煤炭企业管理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创新经营管理

  新形势下,企业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经营管理的创新。对于煤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寻求一条符合实际的经营管理策略。大力推行“四三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煤炭企业很有必要。即抓住煤质、营销、成本控制、资金运营“四个关键”,形成以企管处(科)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以财务处(科)为中心的资金运营,以煤质处(科)为中心的煤质管理“三个体系”,建立成本、利润预测、预警制度,形成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一个机制”,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做到管理严细化、控制精确化、考核钢性化。这种管理模式对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作用很大。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自破产重组以来,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五大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成本控制、技术管理、考核监督、人力资源),通过实际运行,效果非常明显,由破产前不足百万吨的产量飞跃至300万吨,经济秩序也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大力推行“零缺陷管理法”,对堵塞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也有显著成效。实施“零缺陷管理法”必须遵循认识到位、职责到位、奖惩到位、整改到位的“四到位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并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组织干部职工立足本职、本岗、本工序实际,针对管理、生产、设备、科技、成本、质量、安全等各个环节,坚持查找、整改、再查找、再整改的管理要求,来达到向严细管理和精细管理的迈进。

  二、加强人才管理

  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分广义的人才和狭义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为我所用,便是人才。如果人才不能进行合理使用,不仅会浪费人力资源,而且会影响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当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非常重视人才的管理,它们使用一种叫做“抽屉式”的管理法。“抽屉式”管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指在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管理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做到职、责、权、利相结合。进行“抽屉式”管理,能理顺企业内部各个职务的主要责任、权力、利益,明确员工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养,以达成人与事的合理配合。最近几年,我国香港特区的大中型企业也都普遍实行“抽屉式”管理,使企业上下左右分工明确职责权限清晰,不仅合理配置和使用了人才,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煤炭企业也可以借鉴、推行“抽屉式”管理法,但在进行“抽屉式”管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组建一个人才档案库,对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登记造册;二是建立一个由企业各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聘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时严格按步骤操作,尽量做到职能相符、人尽其才;三是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职权与分析关系,并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步落实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范围;四是认真编写“职务说明”和“职务规则”,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五是必须建立与“抽屉式”管理相配套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三、注重文化管理

  如果把经营管理看作是企业管理的“硬管理”,那么“文化管理”就是“软管理”了,但千万不要轻视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背后都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企业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企业无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目标,员工缺乏理想信念,那这个企业就会逐步退出市场竞争的行列,就会被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关于煤炭企业的管理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国海关2010年工作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