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5)
2010-06-17 18:23
四、道德观念与广告语言
传统的公认的道德观念,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广告语言的运用理应受到社会道德观念的制约。例如,不论在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哪个社会,诚实总被认为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Honestryisthebestpolicy”(诚实为上策)。广告必须以诚实为上策,实事求是,开诚相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胡吹海捧,欺骗愚弄。实际上,我国出现了不少以诚动人的广告词。例如:
(38)爱好写作,请读《写作》。
文理学科,不离写作。
各行各业,不离写作。
欢迎大家,订阅《写作》。(写作杂志广告词)
(39)爱吃多少就吃多少,爱吃什么就烤什么。(电烤箱广告词)(朱清阳,1993:70)
这两则广告语言朴实自然,用实实在在的词语突出了各自的主题,给人以诚实感,给人印象极深。
相比之下,也有些广告词有意无意地显得过于虚浮,令人难信。还有些广告使用明显虚夸的广告词语,如“一流”、“唯一”、“首家”、“独创”、“誉满全球”、“无与伦比”、“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顶呱呱”、以及“包治百脖、“药到病除”等等,更是与人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令人反感。
西方广告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阶段,从文字到插图都较讲究,显得较成熟了。众多的英语广告注重摆事实列数据,采用纵横比较对照等方法,以明白具体的语言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点,同时注意创造商品的形象,给人一种真实可靠的感觉。当然,也有一些英语广告偶尔可见“thebest”、“thefinest”、“themostwonderful”、“theperfect”这样的浮夸之词,受到西方一些语言学家的批评。
自我谦逊、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汉语中的谦词“奴”、“敝”、“拙”、“在下”等和尊称“您”、“君”、“贵”、“尊”、“阁下”等就是这一准则的直接体现。广告是商战中的一种重要宣传,应该使用对受众表示尊重、理解和真诚帮助的广告语言,才能唤起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的高度信任感,才具有相当强烈的号召力和说服力。事实上,尊称、谦词在我国广告语篇中使用频繁。试举数例:
(40)美化您生活的世界!(贸易公司)
(41)给您带来春天般的温暖!(空调器)
(42)欢迎来函来电联系或光临敝公司洽淡业务。(北京广告公司广告)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受众感觉到广告主是以谦逊的态度说话,不是目中无人自吹自擂。
虽然自我谦虚不是西方民族的典型道德标准,但尊重他人、为顾客着想也是西方民族所遵守的道德原则之一。这一道德观念自然也在英语广告中反映出来。如:
(43)Theprocessbeginswithacarefulin-depthassessmentofallyourneeds.Wethenprovideacustomizedprogram
designedjustforyourcompany…(USATODAY,Jan.4,1999.p.6)
(44)Wewanttobeyourairline.(ibid.18)
(45)…soextensivephotographiccreativityisatyourcommand.(ibid.62)
(46)CleanestDishesGuaranteed.
Ifyoudon'tagreethatthesearethecleanestdishesaround,we'lltakebackthe
dishwasher,refundyourmoney,andgiveyou25ontopofthatforyourtrouble.(ibid.14)
这些广告词体现出广告者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表达了广告者高尚的商业道德: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尊重他们的选择。
中西文化对中西广告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中西广告语言也在多方面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种种特点。体现中西文化观念与特点的中西广告语言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往往引起受众对商品的好感与青睐,促使广告走向成功。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是一个值得全面探讨,很有价值的重要课题,涵盖面极广,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所探讨的仅涉及到其中四个主要方面。涉及的有关内容还有:风俗习惯与广告语言、生活方式与广告语言、价值观念与广告语言、宗教信仰与广告语言等。这些方面有待认真研究,需要细致探讨。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