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第二中学创办于1996年6月,刚建校初,学校的教学设施及管理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低下,被**县教育局确定为农村薄弱学校。2000年春,镇政府和县教育局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新班子认真分析了学校现状,总结了经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德立校、民主管理、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向,落实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仅几年时间,**二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设备、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已成为**县初中教育的排头兵。学校先后荣获“**县文明单位”,“**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试点学校。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获得**市“素质教育工作”奖,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有学生考取**高中,2005年又有两位学生分别以全县第一、第二名成绩录取**高中,且当年升学率位居全县乡镇中学之首。**二中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年内走出低谷,成为**教育的先驱,主要得益于学校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校的跨越发展注入活力。
一、加强班子建设,打造务实的领导集体
从2000年起,**二中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总结了治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以发展的眼光对学校定位,提出了“以德立校、民主管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创一流学校,出一流成绩,育一流人才”办学宗旨,提出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育人目标。学校在确定了育人目标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学校才会有更高、更快地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和政治学习。校级领导先后参加了岗位培训,提高了行政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此外,全体班子严格实行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制度,共同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法律法规、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知识;并做到边学习、边研究,有效地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理论修养,从而保证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精诚团结。**二中的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班子的团结是内聚力形成的关键。因此,所有成员从讲大局出发,重视营造一种讲政治、讲团结、讲风格的宽松、和谐的氛围,彼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每周的工作例会,都是在一种融洽的气氛进行,每一项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都能做到齐心协力去应对,而彼此工作中的不足,又能相互共勉。
3、加强校务建设,实施民主决策。**二中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领导班子个人分工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班子讨论决定。学校实行了校务周报制,每周的行政会上,先由各处室总结工作,哪些工作未能按要求完成,原因是什么,再集体讨论拿出整改措施,然后由校长向各处布置下周工作。这样,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也较好地发挥了领导班子的集体功能。此外,领导班子注意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实现了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工作落到实处。
4、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二中的领导班子在工作中不断地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工作中率先垂范,深入教学一线,每个领导都坚持上主科,且要挂钩一个年级、一个班级,对所挂钩的年级、班级作实质性的指导。还坚持参加每周的教研组活动,为教师上示范课,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等。坚持带头听课,每个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学校的每一件事,都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去认认真真的做好,凡是要求教师做好的事情,领导们都能带头先做好。领导班子这种务实作风,得到了教职工的支持,工作热情高涨,各项工作都能得到顺利开展。
二、建设民心工程,营造和谐的民主氛围
1、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二中班子成员自觉遵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原则,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完善自我。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表现;因此,全体班子达成共识,每天上班都要比教师提前20分钟,下班推迟20分钟,无论做什么事,凡要求教师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每个领导对自己都提出要求,不仅要做好管理者,更要做好教育教学的能手,工作的实干家;彻实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生活中严于律己、工作中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利益面前少伸手,荣誉面前少张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营造了一种求真务实、争先创优、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师德教育氛围,时时教育和影响着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