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教育乱收费5年居价格举报首位
上述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在过去6年各类价格举报中,教育乱收费有5年位居第一,仅有1年“忝居”次席;这种横刀立马、惟我独尊的霸王气势,谁能望其项背?意料之外是因为近年来教育乱收费已引得民怨沸腾,相关部门屡屡誓言坚决遏制教育乱收费——拿出的措施不少,下发的文件不少,说出的狠话也不少。按说,教育乱收费这块硬骨头即便坚如磐石也应该被啃掉一些,现实却是教育乱收费的态势没有得到好转,仿佛有愈演愈烈之势。
必须承认,公众对教育乱收费可谓痛心疾首,相关部门每一次整治教育乱收费的铁腕行动,都给公众带来无限期冀,但结果却不容乐观。难道教育乱收费无法根治?显然不是!从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施行的措施来看,相关部门还是秉持着足够的善意和力度去整治乱收费的。问题关键在于,措施不在多,而在于要行之有效;怒斥不是不需要,而是怒斥之后要动真格的。如果措施没有杀伤力,无疑是一纸空文;如果怒斥之后没有严格的惩处措施,怒斥就会成为耳旁风;如果不切断利益链条,情况便很难得到好转。
一些举报问题已是多年顽疾,甚至是查了又犯、犯了再查,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尴尬的局面,有一种论调认为“主要是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够”。这种观点听起来有些道理,细究起来经不起推敲。投入不够就乱收费,这是什么逻辑?日前媒体披露某高校每年的外事接待费用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这真让人大吃一惊。一些高校老是哭穷,老是喋喋不休抱怨国家给的钱少,老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掏钱,却从来没有反躬自省:钱是否花在刀刃上了?要知道,把钱花在海吃海喝上、花在大兴土木上、花在中饱私囊上……钱再多也不够花。为了撑起局面,许多学校当然就得乱收费了,或者向国家伸手要钱了。
因此,笔者认为,教育乱收费绝对不是不治之症,只要下准猛药,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是能趋向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