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庙导游词:岳飞庙讲解[样例5]

2021-03-10 19:55

第一篇:岳飞庙导游词:岳飞庙讲解

岳飞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岳飞庙,我是你们的导游**。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本市汤阴县。从京广铁路汤阴站下车,一出站,即可望见雄居于花岗岩基石上的岳飞铜像。

汤阴县有许多与岳飞有关的遗址,岳飞庙就在县城内。岳飞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址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殿宇近百间。精忠坊是岳飞庙的头间,为一座营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两侧八字墙上刻有1.8米高的两侧大字忠、孝。进入门槛,便见石阶下跪着五具铁铸像,即当年杀害岳飞的秦桧、王氏、万俟禹、张俊、王俊。跪像背后立一尊金铜像,怒目执剑,对秦桧等人呈居高临下镇压之势。两侧楹联上写着:

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

端冕垂施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岳飞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他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诗书;少时拜师习武,20岁从军,其母曾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率军抗挚金兵,六战六捷,屡建战功。宋高宗却伙同奸相秦松一心与金求和,一天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兵,并解除了他的职务。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39岁的岳飞杀害于杭州。家乡人民对岳飞寄予无限的敬仰之情,对秦桧等奸臣恨之入骨。

岳飞庙内,碑碣林立。东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为肃瞻,西曰观光。院中碑刻近300通,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书法、文学艺术宝库。

穿过仪门,由御碑亭北望,即为雄伟庄严的大殿。大殿高10米,气势恢宏。殿内正中是岳飞的彩色座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座像上方为贴金巨匾还我河山。

东西厢房为岳飞生平事迹陈列馆。后院为寝殿,殿内陈列着岳飞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寝殿后还有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等

好,游客朋友们,岳飞庙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您可以访问(www.9xwang.com)

第二篇:岳飞庙导游词(大全)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岳飞庙,我是你们的导游**。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本市汤阴县。从京广铁路汤阴站下车,一出站,即可望见雄居于花岗岩基石上的岳飞铜像。

汤阴县有许多与岳飞有关的遗址,岳飞庙就在县城内。岳飞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址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殿宇近百间。精忠坊是岳飞庙的头间,为一座营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两侧八字墙上刻有1.8米高的两侧大字“忠”、“孝”。进入门槛,便见石阶下跪着五具铁铸像,即当年杀害岳飞的秦桧、王氏、万俟禹、张俊、王俊。跪像背后立一尊金铜像,怒目执剑,对秦桧等人呈居高临下镇压之势。两侧楹联上写着:

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

端冕垂施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岳飞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他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诗书;少时拜师习武,20岁从军,其母曾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率军抗挚金兵,六战六捷,屡建战功。宋高宗却伙同奸相秦松一心与金求和,一天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兵,并解除了他的职务。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39岁的岳飞杀害于杭州。家乡人民对岳飞寄予无限的敬仰之情,对秦桧等奸臣恨之入骨。

岳飞庙内,碑碣林立。东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为“肃瞻”,西曰“观光”。院中碑刻近300通,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书法、文学艺术宝库。

穿过仪门,由御碑亭北望,即为雄伟庄严的大殿。大殿高10米,气势恢宏。殿内正中是岳飞的彩色座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座像上方为贴金巨匾“还我河山”。

东西厢房为岳飞生平事迹陈列馆。后院为寝殿,殿内陈列着岳飞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寝殿后还有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等

好,游客朋友们,岳飞庙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三篇:岳飞庙导游词

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庙街86号,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祠庙。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岳飞庙导游词,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岳飞庙,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本市汤阴县。从京广铁路汤阴站下车,一出站,即可望见雄居于花岗岩基石上的岳飞铜像。

汤阴县有许多与岳飞有关的遗址,岳飞庙就在县城内。岳飞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址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殿宇近百间。精忠坊是岳飞庙的头间,为一座营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两侧八字墙上刻有1.8米高的两侧大字“忠”、“孝”。进入门槛,便见石阶下跪着五具铁铸像,即当年杀害岳飞的秦桧、王氏、万俟禹、张俊、王俊。跪像背后立一尊金铜像,怒目执剑,对秦桧等人呈居高临下镇压之势。两侧楹联上写着:

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施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岳飞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他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诗书;少时拜师习武,20岁从军,其母曾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率军抗挚金兵,六战六捷,屡建战功。宋高宗却伙同奸相秦松一心与金求和,一天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兵,并解除了他的职务。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39岁的岳飞杀害于杭州。

家乡人民对岳飞寄予无限的敬仰之情,对秦桧等奸臣恨之入骨。

岳飞庙内,碑碣林立。东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为“肃瞻”,西曰“观光”。院中碑刻近300通,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书法、文学艺术宝库。

穿过仪门,由御碑亭北望,即为雄伟庄严的大殿。大殿高10米,气势恢宏。殿内正中是岳飞的彩色座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座像上方为贴金巨匾“还我河山”。

东西厢房为岳飞生平事迹陈列馆。后院为寝殿,殿内陈列着岳飞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寝殿后还有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等 好,游客朋友们,岳飞庙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四篇:观岳飞庙有感

观岳飞庙有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诗句中蕴藏着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以至让后人心中筑起不朽的丰碑。为此便让我们有幸能参观到人人憧憬的岳飞庙。兴许是在河南安阳读书,所以对有兴参观到岳飞庙大家都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出道岳飞庙,我们一群人便被眼前的建筑所折服,建筑给我们展示出精湛的工艺,碑碣林立,史料详实,陈列丰富。使得我们都大开眼界。让我们领略到岳飞不仅是名战无不胜的战将,更是一名挥毫泼墨的文臣。使得对他的敬佩不经又多了加了许多。

在庙中,东西厢房为岳飞生平事迹陈列馆。后院为寝殿,殿内陈列着岳飞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寝殿后有岳飞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等,庙坐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庙中有许多别致小院无一不赞颂岳飞的伟大功绩与高尚品德。其中,是我们最印象深刻的便是精忠坊。它飞檐尖耸,形如群雁比翼,建造精美,气势雄伟壮观,由于排列紧凑,吻合严密,虽然同体没有一根钉子,却经历经近500年的震灾,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艺术。在力学,美学和建筑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行使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有一次的震撼,并且对岳飞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汤阴县,从京广铁路汤阴站下车,一出站即可望见雄踞于花岗岩基石上的岳飞铜像。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岳飞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自幼聪明过人,少时拜师习武,二十岁从军。其母曾在他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岳飞率军抗击金兵,六战六捷屡建战功,不愧为中原之民族英雄。

岳飞庙现址为明景泰元年重建,面积为4000多平米,殿宇近百间。精忠坊是岳飞庙的头间,为一座营造精美的小结构牌楼,两侧大字“忠”“孝”,进入门槛便见石阶下跪着五具铁铸像,及当年杀害岳飞的秦桧、王室、万俟禹、张俊、王俊,跪像背后立一尊金铜像怒目执剑,对秦桧等人成居高临下镇压之势。两侧楹联上写着: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施临坐上看看今日将军。岳飞庙内碑碣林立,东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为“肃瞻”西为“观光”,院中碑近300座,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书法文艺艺术宝库。穿过仪门由御碑亭北望即为雄伟庄严地大殿,大殿高十米,气势恢宏,殿内正是岳飞的彩色坐像,器宇轩昂、栩栩如生,坐像

近200块。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为岳飞史迹陈列室。

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寝殿上方悬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商向前、沈鹏等题写的匾额和魏传统等的楹联,内陈列着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

提起岳飞,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的精忠报国,岳飞,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随着天色渐晚,我们也将结束这次的游玩,启航回归,要与这个美丽的地方说拜拜了,我们心里充满了不舍,因为我们不仅仅参观了美丽的风景还加深了对文化的理解。对岳飞“精忠报国、誓保江山”的爱国情节的认识和了解,还对中国文化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不仅会对岳飞有崇高的敬仰,还会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有兴趣,相信我们以后一定会对中国文化了解更多。今天的旅程很愉快。

第五篇:孟姜女庙导游词

孟姜女庙导游词

众所周知,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中有四大瑰宝,就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它们分别是《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和《孟姜女哭长城》。其中以《孟姜女哭长城》流传最广,时间最久远。两千多年来,孟姜女与万喜良(也有称范杞梁、范喜良)凄美的爱情被世人传颂,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忠贞不渝的精神更被历代帝王和百姓赞颂、景仰。

历史上有许多地方都修建过孟姜女庙,象河北徐水、陕西铜川、湖南醴陵、河南等地。但唯有山海关的孟姜女庙最为正宗,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孟姜女庙。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隆重授予山海关为?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和?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这是对山海关多年来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和弘扬孟姜女文化的最好褒奖。

山海关的老百姓不但对孟姜女的故事耳熟能详而且人人能讲,甚至还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孟姜女文化的有识之士。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导游员从小就是听着孟姜女的故事长大的,今天能够有机会把孟姜女庙介绍给大家,把孟姜女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也正是这份深深的姜女情结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长阶>

在这葱郁的林木之间,一带红墙环绕着青砖素瓦的庙宇显得古朴清幽。这正符合了孟姜女这位农家女子的身份和性格。这里庙虽不大,却游人如潮、闻名遐迩。景区由长阶、山门、钟亭、前殿、后殿、望夫石、梳妆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点组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特别是在这小小的庙宇中还可以让大家领略两奇。是哪两奇呢?答案在我们的游览中慢慢揭晓。

朋友们,现在我们走过的这长长的台阶是通往孟姜女庙的必经之路,石阶共有108级。

108含义颇多:一是佛教当中认为,人的一生有108个烦恼,走过这108级石阶,未来的生活就会平安幸福;二是,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曾遇到过108个灾难,修建这108级石阶就是让我们也体验和感受一下孟姜女遇到的艰辛困苦;第三,它是时间和永恒的代表,108是农历12个月、24节气和72候三个数字相加的总和,它代表孟姜女每天每夜、每时每刻、永永远远都在等待和思念着她的丈夫。

可见,这台阶寓意深刻,修建者用心良苦,无论谁踏上这冰冷的石阶都会小心翼翼,仿佛这些石头也是有感情的。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奇——台阶奇。

<山门>

经过长阶,我们来到了山门。山门上悬挂着?贞女祠?三字匾额,相传为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先生所题。

朋友们,孟姜女庙,原名贞女祠。座落的这座小山岗叫凤凰山,距山海关城十三华里,周围的村子叫望夫石村。据<<临榆县志>>记载,庙初建于宋以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当时的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栋曾主持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学良将军又颁款重修。

在山门东侧墙壁上镶嵌的是195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孟姜女庙的?河北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

<前殿>

走进山门,请大家随我到前殿参观。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孟姜女庙的第二奇——对联奇。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幅楹联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联?。大家看,此联上、下联共二十字,却仅用了?海水朝落、浮云长消?八个不同的字,特别是连用七个?朝?、七个?长?,确实是联中奇葩。所有到过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人,都为此联的构思奇巧而称绝,还有很多朋友更是循联访庙,为的是亲睹?联?容。

确实,这样一副楹联,猛一看还真觉得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念。其实,只要掌握了我国古文通假字一字多音、一字多意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读音和断句,就能念出许许多多不同的读法。在这里我先抛砖引玉,给大家读一种最普通的334断句:?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此联十分巧妙地利用了?朝?通?潮?、?长?通?涨?,汉字这种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和谐音的特点,进行重叠组合,意趣无穷。多年来,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许多游客朋友的努力,这幅对联已有了近20种读法,朋友们今天不妨试读一下,也许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对联多种读法>

三三四断句:

(一)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二)海水潮,潮朝朝,朝朝潮落

浮云涨,涨长长,常常涨消

三四三断句:

(一)海水潮,朝朝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常常常涨,常常消

(二)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潮落

浮云涨,常涨常涨,常涨消

四三三断句: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

浮云常涨,常常涨,常常消

四六断句:

(一)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落

浮云常涨,常常常涨常消

(二)海水朝潮,朝潮朝朝潮落

浮云常涨,常涨常常涨消

五五断句像一首古诗:

(一)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常常涨,常涨常常消

(二)海水潮朝朝,朝朝朝潮落

浮云涨常常,常常常涨消

**断句:海水朝朝朝潮,朝朝潮落

浮云常常常涨,常常涨消

这副楹联不仅读法奇妙,而且采用?以景喻情?的手法,包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寓意深刻。?景?是指联面上所描写的孟姜女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庙南就是大海,海水潮起潮落;庙上即为蓝天,浮云聚散无常。?情?则是通过对海水和浮云变化的描写,揭示了世上万事万物并无常态,都是可变的。由此却反衬出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情,是孟姜女对丈夫的感情不变,是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不变,孟姜女的精神永存。

<前殿内> 在前殿内还有一幅千古奇联。大家请看,上联为?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是?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相传这幅对联为南宋丞相文天祥所作,据民国十八年版的《临榆县志》记载:?此祠创建在宋以前,文天祥有楹联云:‘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以后,祠虽荒废,联尚流传。?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官至丞相,在南宋都城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他在狱中写下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其实南宋时山海关先属辽后属金,作为南宋丞相的文天祥并未到过此地,在大都囚禁期间,更不可能到此。文天祥在我国历史上是被人民歌颂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孟姜女又是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坚贞女性。老百姓将此联附会于文天祥所作,反映了老百姓对文天祥的景仰和反抗强暴歌颂坚贞的心声,也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吧。

大家请看,对联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鞭挞了秦始皇只为贪图享乐、极尽奢华,不顾百姓苦难,修建秦始皇陵、万里长城和阿房宫,拆散了当时几百万个家庭,致使夫妻不能团聚,父子不能团圆。并反问道:?秦始皇还在吗?万里长城筑下了人们对他的怨恨!?同时,又高度赞扬和评价了与秦始皇有着千差万别的民间女子——孟姜女。人们认为孟姜女并没有死,她忠于爱情、勇于同封建势力和帝王的暴虐统治相抗衡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望夫石上,会?万古流芳?。这正与门前的奇联相呼应,使孟姜女勇于反抗强暴,忠于纯洁爱情的形象更加鲜明。

殿内正中这个身着素衣、面带愁容、遥望远方的彩色泥塑像就是孟姜女。据说,文革前,前殿里的孟姜女塑像,头稍稍偏向东南,循着她的视线看去,她的目光越过原野,越过农村,伸向大海,终点恰好是落到姜女坟上。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塑家,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才能,将两处相隔遥远的景物,如此巧妙、和谐地用一条似有实无的虚线联结在一起,更使人引起怀古的悲情和抚今的深思。

塑像后面为大型壁画《姜坟雁阵》,是古?榆关八景?之一。画中的姜女坟,位于姜女庙南八华里的近海里。相传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终于来到长城脚下,却听到丈夫已死的噩耗,为葬丈夫喜良,她假意应允嫁给秦始皇,并提出?厚葬喜良?、?君臣祭拜?、?长桥望乡?三个条件,当秦始皇一一兑现后,孟姜女选择了以死相抗,她纵身跳入大海,顿时海浪翻涌,海面出现一高一低两块礁石,一块壁立,象块碑石,一块俯卧,象座圆丘,人称?姜女坟?。天气晴朗时,站在孟姜女庙前殿极目远眺东南海面,隐约可以看到碧波飘渺、与天相接的海面上浮立着的两块礁石。礁石四周,海水环绕,人们难以近前凭吊。只有阵阵的雁群,一忽儿聚集在礁石上,嘎嘎长鸣;一忽儿飞旋在海空,依依不去。古人便将这奇绝的景色,叫做?姜坟雁阵?。

千百年来因这一景色留下的许许多多的诗文佳句。不论是帝王将相的作品,还是文人墨客的作品,大多写得缠绵悱测,荡气回肠。

例如,清嘉庆年间的进士,临榆(今山海关)人王一士,写有一首《姜坟雁阵》:?坟头秋草带秋霜,雁唳嗷嗷断客肠。硬骨千年依渤海,哀鸣一片绕寒塘。风云阵就方成队,鱼鸟门分又作行。飞云飞来孤冢上,低回似吊烈名芳。?

清,陆开泰与王一士用同韵相和了一首《姜坟雁阵》:?粼粼片石肃秋霜,寒雁悲鸣欲断肠。愁阵排空愁夜月,孤音哀婉泣寒塘。影横传说写下?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奇联的明代著名戏曲家、书画家徐渭,在万历四年(1576)秋,应蓟辽总督之邀,从宣化东行,考察了居庸关、古北口等长城要隘,直到山海关老龙头。当时他也以《姜女坟》为名留诗一首:?海山万里渺无穷,秋草春花插髻红。自送夫君出门去,一生长立月明中。?

<前殿内诗词卧碑> 孟姜女忠贞节烈,受到了古代帝王的推崇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爱戴。孟姜女庙自然便成了人们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明、清以来,到这里进香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都留有墨迹,就连清代几雪浦泪千点,怨写人间字一行。欲吊香魂何处是,竟传孤冢尚流芳。? 位皇帝也多有登临并留下御题。大家看,两侧卧碑就有清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及近代的一些题诗。

康熙御题:朝朝海上望夫还,留得荒祠半仞山。

多少征人埋白骨,独将大节说红颜。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年号康熙。1661—1722年在位,为清代强盛时期。康熙十年(1671)东巡,九月初十日瞻仰姜女祠,赋此诗。

乾隆御题:丛祠旧筑海山边,善哭偏因姜女传。

金铸应嫌范蠡谲,墨胎可比伯夷贤。 萧风枯树哀弦写,明月清波古镜悬。 路便一临缘节义,订讹意已具前篇。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年号乾隆。1735—1795年在位,继承康熙、雍正盛世基业,武功文治,堪称极盛。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皇帝谒祭祖陵归来,庚子(十九日)驻跸山海关殊庵行宫。路上顺便一游姜女祠,赋此诗。

墨胎可比伯夷贤,戊戌曾经此泐篇。

应劭又云国君姓,千秋究史轶真传。

乾隆四十八年(1783)秋,自热河取道边外恭谒祖陵。礼成回跸入山海关,再次瞻仰姜女祠,赋此诗。

道光御题:当年抗节塞门风,凄惨孤芳付海东。

一点灵犀通冥漠,想他好合两心同。

爱新觉罗〃旻宁,即清宣宗,年号道光。1821一1850年在位,道光九年(1829)冬十月,自盛京旋跸回京,路经姜女祠,赋此诗。

嘉庆御题:免罪吊庐义懔然,翻因善哭迭讹传。

齐东野语虽难究,节烈堪褒闺阁贤。

爱新觉罗〃颙琰,即清仁宗,年号嘉庆。1796—1820年在位。嘉庆十年(1805)秋,帝东巡归来,路经姜女祠,赋此诗。

墙壁卧碑中的诗词虽然书体不同,各有千秋,但都赞颂了孟姜女的高节品格。而且从乾隆帝?应邵又云国君姓,千秋史究轶真传?的感叹到嘉庆帝?齐东野语虽难究,节烈堪褒闺阁贤?的赞美,我们不难看出孟姜女故事的独特魅力! <前殿内石刻?天下第一关?碑> 殿内东侧墙壁上镶嵌着一方石刻?天下第一关?匾额。这是第二次直奉大战结束后,张学良将军派人从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城楼巨匾上拓刻下来,镶嵌于此,以作纪念。据说,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的司令部就设在孟姜女庙,张将军曾许下诺言:如果奉军获胜,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果然奉军大获全胜。张学良将军为感谢孟姜女的神灵对奉军的护佑,于1928年特颁款重修了孟姜女庙,重塑了孟姜女像。

<有关直奉大战> 辛亥革命后,刚刚推翻了帝制的中国,又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1922和1924年,直系和奉系两大军阀派系,为争夺北洋政府的控制权,各自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展开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混战。由于山海关的特殊地理位臵,直奉交战双方都把主力投掷在这里,山海关遂成为决定双方胜负的主战场。特别是第二次直奉大战是直系和奉系两大军事集团的一次决战,双方都倾其全力,调动了十几个省的兵力,数十万大军投入到这次战争中。

奉军采用的战略方针是?集结主力的绝大部分于山海关、九门口一带,准备在此给予敌军以决定性的打击?。为此奉军参战部队为六个军,共十余万人。其主力部队在山海关一带分设三条战线,一条设在角山寺、三道关、九门口、荒山口以北,直至义院口一线;另一条设在二郎庙、姜女庙、红墙子直至京奉铁路一线;第三条设在铁道线以南,经俄国兵营直至一带姜女坟。与步兵相配备的野炮团,观测所(一说奉军指挥部)就设在孟姜女庙。张学良是奉军此战的第二军军长,承担了山海关正面的主攻任务。第二次直奉大战战况空前惨烈,战线蔓延数百里,历史五十多天,双方死伤惨重。战争过程中,北洋军阀内部以冯玉祥为代表的一部分受孙中山影响的将领,反戈北京推翻曹锟的贿选政府,导致了直系的战败,奉系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从此,中国的旧军阀势力开始全面崩溃,中国的民主革命出现了新局面。

<前殿外东侧贞女祠碑记> 这块碑是<<贞女祠碑记>>,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栋为重修贞女祠一事撰文树立的。1980年,由山海关文物保管所复制。碑文记述了重修贞女祠的原起、经过和意义。

?贞女孟姜姓许氏,陕西同官人。夫久赴秦人长城之役,姜制衣觅送,万里艰关,天监贞烈,排岸颓城,诸异载在诸志传中。或以夫为范郎,又云杞梁,杞梁事载《檀弓》,春秋时人,其为误无疑,皆不足论。惟是山海关外八里堡东南有望夫山,又东南二十里辽海中有姜女坟,一峰挺立,就之则石。土人传迤北大边即长城旧迹,所谓起陕西临洮以至辽东者。姜寻夫至此,曾登此山而望之,后死或瘗于此。然坟以从土,岿然一石谓何矣?大端乾坤正气如水行地中,无处不有,凿之斯见。姜之节、姜之心,人人同具,无亦因海中石似坟。因此山高可望,且以近长城而思孟姜。因指以为迹,将令同此心、同此节者登山望坟,望坟吊姜,直欲上论其世,以启人之贞烈欤?此迹不必真,而姜则实有其事,君子求直之心已矣。甲午春,予与参戎郭将军企此山而登焉。北眺山麓,南望海涛,环山面水,巅有巨石,徙倚孤松,远如人息其下,盖胜地也。因命夏千总东升夷其荒芜,得旧砌伏白石布袋和尚小像一具,则知旧原有祠,今岂运数当兴乎?因谋恢复,而协守秦都督闻之亦为捐廪金。关内外部曲慕义者又各捐金若干。工食既备,祠即告成。于是年三月二十五日始,于是年九月二十日终。庙一,中观音大士像,左为贞女像。茶房左右各一,后为草亭一,环以石垣,景态辉映,触目豁心,真称胜地矣。嗟嗟!孟姜一妇人耳,一念真赤,千古不朽。至今荒徼绝塞,人犹祠而思之,吾侪丈夫,戴天履地,为妇人之纲,肩君臣父子之伦,视此当何如也?予因记其事,且告来世所为兴其祠之意。?

在这块万历碑中,说孟姜女是陕西铜川人,而后面的孟姜女苑则取了近代也是山海关地区通常的?松江说?,那么孟姜女到底是哪里人士?其源头为何?

其实,孟姜女的故事源于<<礼记>>中<<檀弓>>篇。篇中记述了曾子讲的齐庄公袭莒,大将杞梁战死,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这段简单的史实即是孟姜女故事的源头。

到了汉代,故事又有了新的发展,<<雕玉集>>的<<同贤记>>中描写到:燕人杞良,为避秦始皇北筑长城之役,逃入孟超家花园,正遇孟超之女孟仲姿在池中沐浴,仲姿因?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便请求父亲将自己嫁给杞良。婚后,?良往作所,主典怒其逃走,乃打杀之,并筑城内。仲姿闻之,悲咽而往,向城号哭,其城当面一时崩倒,死人白骨交横,莫知孰是。?于是,滴血认骨,?便将葬之?。

孟姜女的故事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就完全定型了,经过清代一直流传至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中叶以后,各地出现了给孟姜女建庙的高潮,即使离长城很远地方,也有了姜女庙,不少地方还因缘附会把孟姜女攀作乡亲,引以为荣。有人说她是安肃人(河北徐水);有人说她是湖南澧州人;有人说她是陕西同官(今铜川)人。近代说,孟姜女籍贯松江(上海松江县)的占了上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了自己的孟姜女──孟姜女故事带上了地方色彩。

由此也可以看出故事的本身实属民间传说。故事的本旨在于歌颂孟姜女忠贞不渝、反抗强暴的精神,而不在于故事的真实与否。正因如此,孟姜女庙每年都有数万游人,前来拜祭姜女芳魂。

<后殿> 后殿与前殿相同,都是硬山顶式建筑。额枋上挂?慈航普渡?横匾一块。殿内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正中观音面容慈祥,身着长衣,双手合十盘膝坐在莲花宝座上,两旁男女小童侍立左右。东侧普贤菩萨手持如意,安详自如。西侧文殊菩萨手持书卷,全神贯注。

据史料记载,数百年间,孟姜女庙经过多次重修,其中万历年间的重修规模较大。万历二十二年,兵部分司主事张栋来拜庙时,只有现在的这座后殿,左右各有一间茶房,后面有一草亭。殿内供奉观音、孟姜女像。时隔两年,也就是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接任他的主事张时显来贞女祠上香,一进殿堂,便发现外面明明挂的贞女祠的牌子,而主位上供奉的却是观音菩萨,把孟姜女挤到侧位上了,是不是有些喧宾夺主了。于是,又在殿前增建了三间祠堂,将孟姜女像?请?到前殿,单独供养。这样,孟姜女庙才名副其实。

之后,崇祯年间山石道范志完,清康熙年间曹安宇也曾修缮过孟姜女庙,但无大的改变,基本维持原貌。

1928年,经张学良将军重修孟姜女庙后,1956年,山海关人民政府又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重修了孟姜女庙,重修了108级台阶。?文化大革命?期间,孟姜女庙作为?破四旧?对象,遭到了破坏,殿内塑像被砸,幸好墙上卧碑、诗文没有受到任何损坏,得以保存至今。

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孟姜女庙得到各级政府的维护、修缮。2007年,孟姜女庙与天下第一关、老龙头一起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成为宣传和弘扬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这里都沿袭古老的习俗举办孟姜女庙庙会。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庙会被取消,1991年重又恢复,已连续举办了十九届。每逢庙会,周围四乡八村的乡民甚至百里以外的百姓,早早就来到这里。有做买卖的、有说书唱戏的、有烧香许愿的,赶庙会的人络绎不绝,其场面热闹非凡。各种民间花会也来助兴,人们尽情欢乐,好似盛大节日。在这里,我欢迎大家明年也来参加我们的庙会。

<望夫石> 在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中,曾有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她历尽艰辛,寻夫来到山海关,由于天色已晚,城门已经关闭,孟姜女无法过关,只好站在山岗上眺望长城工地,希望能看到丈夫的身影。可是,夜色茫茫,她什么也看不见,便焦急地在石头上来回走动,没想到,一夜之间竟把顽石踩出了深深的足印。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石窝窝,相传就是孟姜女当年留下的脚印。这簇山石就是传说中的孟姜女?望夫石?。

这?望夫石?是天然生成的几块巨石。?望夫石?三个大字是由顺治八年(1651年)山海关管关通判白辉所题。在?望夫石?北侧的石头上有一首乾隆题诗,为乾隆八年(1743年)冬,皇帝自东北祭祖归来,祭拜贞女祠时的御题: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 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 常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这首诗把孟姜女的忠贞节烈好一顿夸奖,可见以乾隆为代表的封建帝王祭拜孟姜女与普通百姓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他们重视的是遵守封建纲常,即使孟姜女的故事?讹传是处也何妨?呢。现在的?望夫石?,已不在代表分离和痛苦,而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成为了恋人之间表达忠诚、寄托美好愿望的最佳地点。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来到?望夫石?,都即兴挥毫留下诗文。其中最著名的应属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七律诗<<望夫石>>。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生于明末清初的**年代。青年时加入当时进步组织?复社?。明亡后,曾两次参加抗清起义,都不幸失败。他原名绛,因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为人,就改名炎武。从1657年起直到逝世,顾炎武用了25年时间漫游北方鲁冀晋陕等地,足迹踏遍半个中国。他每到一地,对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历史、地理、农林、水利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联络各地爱国志士为反清复明作准备。顺治十六年(1659年)春,顾炎武来到山海关外,谒拜孟姜女,浮想联翩,借景抒怀,写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坚定不渝的爱国之情。

威远台前春草萋,望夫冈畔夜乌啼。 九枝白日扶桑上,万叠苍山大海西。 国是祗凭三寸舌,老谋终惜一丸泥。 愁心欲共秦贞女,目断天涯路转迷。

开篇两句中的威远台即威远城,是当年吴三桂跪迎清摄政王多尔滚的地方。吴三桂的卑躬屈膝诗人怎能忘记?面对萋萋春草,倍增愁思。诗人以坚贞的姜女自比,当年姜女望夫夫已死,如今自己怀念故国国已亡,不禁发出感慨。第二句的意思是说:还有许多支抗清武装力量为匡复明朝而辗转战斗,对此诗人寄予希望。可是明朝的锦绣河山早沦敌手,局势不易挽回,作为明朝遗民的诗人自己怎样为抗清复明尽力呢?第三句表达了诗人是一介书生,匡复故国的斗争手段只凭一管笔和三寸舌,力量虽然微薄,但坚定不移。结尾两句的意思是,诗人愁肠百结,缅怀万里寻夫的孟姜女。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不管危难挫折也矢志不渝。站在望夫山上向远方眺望,祝愿民族志士反清斗争的胜利,可是又毫无把握,心中有无限惆怅。

今天,站在望夫石旁读顾炎武先生的《望夫石》诗,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 <梳妆台> 望夫石旁有一个小平台,这便是传说中的孟姜女梳妆台。孟姜女千里寻夫终于来到长城脚下,想到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丈夫了,她心里十分高兴,无意中却看见自己的衣衫由于连日长途跋涉,已是破烂不堪,鬓发也显得蓬乱。怎么能让丈夫看见自己这个形象呢?孟姜女便想找个地方梳洗一下,可长城脚下一片荒凉,哪有人家呢?于是她便在一块巨石上磨出一小块平台和一个小圆坑,捧来积雪,化成雪水梳洗干净。后人便把这个小平台叫做?梳妆台?了。

<振衣亭> 望夫石旁有一个六角攒尖顶小凉亭,名为振衣亭。孟姜女忠贞刚烈,受到世人的敬仰,就连身为天子的皇帝也对孟姜女赞赏有加。清朝就有四位皇帝曾到此拜庙。相传振衣亭就是为清帝康熙拜庙休息而建,用来宴坐更衣。当然,今天的振衣亭已非皇家禁地,朋友们,可以在此小坐休憩。

<孟姜女苑>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了把这一故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丰富孟姜女庙的文化内涵。山海关区政府根据孟姜女的历史传说,于1992年9月动工修建了大型文化园林──孟姜女苑。孟姜女苑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20433平方米,1993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苑内主体建有秦汉、明代风格的宫殿、瓦舍、衙署、城垣,以及水榭、楼廊、小桥、飞瀑等室外景色,徜徉其间,使人心旷神怡。

景观以山海关地区流传的?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紫燕送籽、姜女出世、闺房才女、捉拿杞梁、莲池相遇、结拜天地、洞房花烛、洞房拉夫、夜制寒衣、长亭送别、江畔遇险、异域亲人、绿林相送、过关悲曲、万夫筑城、望夫凹石、哭倒长城、秦皇逼婚和跳海铭贞?等二十个场景,将感人的情节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塑像相结合,把这一历史悲剧演绎得栩栩如生,使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权贵的坚贞不屈精神又一次得到升华。

走进孟姜女苑,臵身于古代建筑中的亭、台、楼、阁、榭中,就如同有进了时空隧道,梦回秦朝。臵身其中,孟姜女的传说就栩栩如生地重现在我们眼前。

亲爱的游客朋友:孟姜女的故事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增加了戏剧性的结尾,叫暴君秦始皇在民妇面前出尽丑相,修桥筑坟,向冤死的民工万喜良叩头致祭。孟姜女的坚韧与忠贞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这个在权势压迫下的底层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了一个千古不衰的传奇。

多年来,这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孟姜女,一个最卑微的生命唤醒了千千万万同样卑微的生命,这神话似的经历,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安宁。如果说以孟姜女为代表的古代妇女是一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残月的话,那么今天的女人们则是一轮生活幸福、爱情甜蜜的圆圆满月。在这里我祝愿每一位朋友都婚姻幸福、爱情甜蜜,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不久的将来山海关孟姜女庙将会以更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也期盼着与您的再次相逢!


岳飞庙导游词:岳飞庙讲解[样例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必备】会计专业求职信五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