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木格措【木格错导游词】
木格错藏语意为野人海,距康定城28公里。这里有雪山、草原、温
泉、湖泊、飞瀑、叠泉、寺庙、古堡,还有满山的杜鹃花。木格错是四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由野人海、红海、白海、黑海等30多个海和森林、草原组成。雪山草原、杜鹃花山、森林湖泊交相辉映
第二篇:木格错导游词(定稿)
木格错藏语意为野人海,距康定城28公里。这里有雪山、草原、温
泉、湖泊、飞瀑、叠泉、寺庙、古堡,还有满山的杜鹃花。木格错是四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由野人海、红海、白海、黑海等30多个海和森林、草原组成。雪山草原、杜鹃花山、森林湖泊交相辉映。
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 ·蜀南竹海导游词 ·九寨沟(五彩池站到长海)导游词 ·海螺沟导游词
第三篇:木格措讲解词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
讲 解 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情歌的故乡—康定,来到康定情歌的发源地—木格措景区,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小X,作为景区的讲解员,今天我将与朋友们一同畅游美丽的木格措,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咱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我们将从海拔2800m的景区门票站出发,行程18公里,行车大约40分钟到达景区的核心位臵,海拔3780m的木格措圣湖,上山沿途不停车,下山的时候会依次在各个景点停车游览观光。游览完木格措圣湖以后,返程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体验景区的风景,第一种游览方式,是走咱们景区的步游道(冬天此段可不讲解)去近距离观赏瀑布、溪流和杜鹃林,期间也许还能看到诸如小松鼠一类的动物哦,这种游览方式适合体力好、没有高原反应、时间充裕的游客朋友,倘若走累了,也可以在我们的观光车站点乘坐观光车回到门票站;第二种游览方式是游览完木格措圣湖以后,乘坐我们的观光车游览,景区的观光车是滚动发车,会在每个景点停留,景点都有工作人员值勤,您观赏完毕以后请继续乘坐观光车回到门票站。
为了让大家在景区的游览安全有序,这里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第一:景区处高海拔地区,请大家到山顶后先调整
1
呼吸几分钟后再下车,下车后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奔跑,尽量慢行,以免发生高原反应,如果发生高原反应,请及时与各个景点的工作人员联系或拨打电话0836-2828218,我们会及时为您服务;第二:景区是特级防火区,整个景区都是禁烟区,请大家不要在景区吸烟;第三:景区的各种资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请大家爱惜景区的一草一木,不要攀折花枝,爱护景区环境,请将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第四;请大家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习惯和信仰,不要攀爬嘛呢堆,更不要把嘛呢堆上的石头拿下来,也不要去拉扯和跨越经幡,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第五;走步游道的朋友在游览时不要越过步游道拍照、戏水或进行其他活动,步游道台阶比较多,请大家在游览的时候注意安全,留心脚下。谢谢大家!
康定情歌风景区属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的核心游览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长35公里,宽10公里,海拔2800-3780米,距离康定县城17公里,距离康定机场30公里,距成都322公里。景区集原始森林、草原、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彩林等奇异景观于一体。这里四季景色变化无穷:暖春,青峰滴翠,杜鹃似锦;爽夏,草甸花海,避暑天堂;金秋,层林尽染,五彩斑斓;隆冬,银装素裹,童话世界。景区由六个核心景点组成:即木格措圣湖、红海草原、杜鹃峡、药池沸泉、七色海、芳草坪。这里不仅是《康定情歌》的发源地,更是人类向往的天堂。
2
(和游客互动唱《康定情歌》)。
芳草坪:请大家看向行车的右边,这里便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芳草坪,芳草坪面积约500平方米,它像一张艳丽的地毯,铺在群山密林之间。从6月中旬起,芳草如茵,格桑花遍地,臵身其间,好似到达仙界,美不胜收。这里是苏有朋主演的电影《新康定情歌》的主要外景拍摄地之一。是扬鞭跃马和耍坝子的天然乐园,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当地的群众就会三五成群的来这里“耍坝子”,他们带上青稞酒、牦牛肉、锅魁等,围坐在一起读天说地、吃东西,兴起时大家唱起歌儿跳起锅庄,热闹得不得了。
七色海: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建筑物就是我们景区唯一的一个中餐厅,有需要就餐的朋友,可以随时到这里就餐,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咱们藏区特有的牦牛肉和酥油茶。餐厅旁边的海子就是七色海了。七色海海拔3200米,是一处湖水与温泉交融的高原湖泊。湖面呈月牙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水深20余米,湖右侧,水底泉眼吐珠喷玉,热雾袅袅,水温高达67℃,七色海周围由森林、草甸环绕,清雅幽静,湖水清澈透明,犹如一面五光十色的宝镜镶嵌在森林与草坪之间,着实美丽动人。我们景区的空气极为纯净,尤其是这里,大气辐射,加上水底的藻类和富含钙、镁、硫、磷、钡、铁等矿物质的石块,以及海子边彩林倒影的映衬,共同泛出七种不同颜色,七色海因之得名。湖岸边草坪上的石头堆,
3
是在藏区很常见的嘛呢堆,据说藏传佛教的宗旨是修来生,意思是今生所修来的、积累的功德会决定来生的命运,那么什么才能算是积功德呢?藏族人认为,力所能及地做好事就是积功德,在人们行走的道路上,将绊脚的石块移开就是积功德,长此以往,慢慢就堆积起来形成了嘛呢堆,后来人们在这些石块上刻上经文积聚了功德,更赋予对美好明天的祈愿。请大家注意,这些嘛呢堆是不能攀爬,更不能移动石块,只能沿嘛呢堆按顺时针方向转单数圈,最好能捡些石块放在石堆上面,作为祈祷。
松萝:大家一定对道路两边树木上面的絮状植物很好奇吧,这是一种生长在3000米以上的寄生植物,学名叫松萝,松萝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存活,它是最好的环境检测器,所以有松萝的地方,标志着这里有极好的生态环境。
莲花山:大家请看右手边的观景台,这里能观赏到远处的莲花雪山,莲花雪山相传是藏传佛教高僧莲花生大生的化身,如一朵莲花在蓝天绽放。莲花雪山常年积雪,因其海拔高达5820米,雾气缭绕,一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看到全貌,所以在咱们当地有种说法,就是能够看到莲花雪山的人都是有福气的人。(如天气状况差,看不到莲花雪山,此段可不讲。)
转经长廊:请大家看左手边有一座长达百米的水冲式转
4
经长廊,每个经筒里都装有百部经卷,藏传佛教认为,转经信徒只要手扶经筒旋转,就表明他怀着虔诚的心正向佛主祷告。就会得到无量功德。
药池:在我们车行右手边的就是药池沸泉,药池沸泉海拔3500米,这里仅高温泉眼就有20多处,最高水温高达90℃,其热源来自地壳深处200℃的热蓄区,水质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里的泉水能浴能饮,药用价值极高。据说药池的温泉每一眼能治一种病。所以也就有了明目泉、健胃泉、浴脚池、鱼疗池等功能不一的温泉池。而用温泉水煮出来的鸡蛋也是一绝,名为:豆花鸡蛋,将鸡蛋放入健胃泉中,三十分钟后捞起,轻轻敲一小孔,可见蛋黄已熟透,而蛋清虽然已经变白,却未凝固,成豆花状,用嘴去吸蛋清,再去掉蛋壳吃蛋黄,实乃大补。
杜鹃峡:请大家看向我们的左手边,是一条长约8公里的峡谷,它贯穿于整个景区,这就是千瀑峡又名杜鹃峡,溪水从木格措湖口到山脚落差大约有1000米,形成了瀑布群,激流奔腾而下,蔚为壮观,溪流峡谷两岸的原始森林中,尤以成片的原始杜鹃林最有特色,碗口粗,拐杖状的千年杜鹃树遍布峡谷两岸,(杜鹃花又叫羊角花,藏语称“达玛梅朵”)。 这里的杜鹃品种繁多,据考证有68个品种,其中康定红杜鹃曾被移栽到毛主席纪念堂作为观赏花,也曾被选为甘孜州的州花,花期大致为每年的四月下旬至七月中旬,随着气温
5
的不断升高,争春斗艳的杜鹃花从海拔2800米的地方开始竞相开放,直到盛夏季节,从山脚一直开到木格措3800米的山顶,姹紫嫣红,让所有赏花的人沉醉在花海中。
瑶池:仙女沐浴的“瑶池”。
雕刻:大家请看我们左手边雕刻在岩石的佛像了么?这里用摩崖石刻手法雕刻在岩石的佛像,他们分别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绿度母菩萨,藏传佛教的始祖—莲花生大士,理性的象征—不动尊菩萨、雪域的守护神—四臂观音菩萨。
木格措圣湖: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片蔚蓝色的海子就是海拔3780米的木格措圣湖了,木格措三个字为藏语音译意思是:野人海。木格是野人的意思,措是海的意思。木格措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它长约5公里,宽约1.5公里,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为70米,因水源大部分是来自雪山融化的雪水,所以湖水清澈,能见度很高,一般为6—10米左右。大家请看我们的左手边,这座起伏连绵的山岭就是“女娲娘娘山”,右手边静卧于苍穹下的大山就是“雄狮山”,请看雄狮山上的两尊佛像,一尊为120米高的莲花生大士佛像,一尊为82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藏族人对佛的供奉是一种清静的供奉,而这片宁静圣洁的湖水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奉,所以您来到木格措圣湖,就是一种福缘,一定会有福报。
湖的对面就是红海草原:红海草原绿草如茵,野花遍地,
6
如果您想亲身体验那幽香沁人的格桑花在雪山下绽放的绝世美景。就请乘坐我们的游船去红海草原,在红海草原还可以远眺贡嘎山的美景。
金沙滩:我们车行的前方有一处沙滩叫金沙滩,金沙滩总长为110余米,宽为80余米,是木格措圣湖独有地质现象。“金沙”是坚硬的花岗岩在构造运动中摩擦产生,通过湖水的流动而搬运到此的,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金沙滩被誉为爱情见证滩,其砂细柔软,自然呈金黄色,在川西高原地区,在湖泊周围自然形成沙滩实属罕见。
木格措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在圣洁的湖水边、永恒的雪山下、吉祥的经幡墙前,面对两尊佛像,双手合十,许下您的心愿或者与有情人许下山盟海誓,您的心愿将会得到神灵的庇佑。
(木格措停车场)尊敬的来宾,非常感谢大家这一路旅程中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之处,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对于工作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也会尽快进行改进,祝大家在我们景区玩得开心,扎西德勒!
第四篇:西藏纳木错导游词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西藏纳木错导游词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
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
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
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
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