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关系(2)
2010-06-18 02:46
从多个层面寻求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对接点
倡导“八荣八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更要在实践上把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从多个层面思考和解决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对接。
一是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着眼于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公正和谐、共同富裕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的辩证法,体现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和基础,统一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基于这种认识,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公正和谐能赋予公民丰富的社会内涵,使人的身心得到提升和完善,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构成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促进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要在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
二是坚持物质进步与精神升华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衡量社会发展或社会进步应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为尺度。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谐性和整体性,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历史经验昭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精神支柱的力量尤其重要,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我们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在推动社会物质进步的同时,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是坚持整体和谐与个体完善的统一。一个具有崇高道德修养和明确价值导向的民族,才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一个道德高尚、知荣明辱的人,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整体与个人是分不开的,整体的和谐最终体现为个体自身和个体间的和谐。在社会发展中,我们既要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位、为核心,致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又要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入手,引导每个公民对荣与辱、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劳与逸等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用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行为。引导人们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辨别善恶的能力,激励全社会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全社会的道德主旋律,从而实现国家、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和谐和科学发展。
谈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关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