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科毕业生登上中国政治前台 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2)

2010-06-17 15:52


  李克强、李源潮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他们也都有在学校工作的经历。李克强担任过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兼任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
  到复旦大学读书前,李源潮担任过中学和业余工专的教师,复旦大学毕业后在该校管理系担任教师和校团委副书记。
  蒋巨峰也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是该校经济系七八级的本科生,毕业后曾在杭州大学经济系担任过教师、工会副主席,1983年9月从浙江省诸暨县委宣传部一般干部做起,逐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拥有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的王三运,曾在农村插队,担任过中学的代课教师,1977年9月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该校党办担任过工作人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办主任令计划,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江苏省省长罗志军,都曾担任过团中央的干部,均有法科教育的背景,都拥有硕士学位,也都有过在媒体工作的经历。
  令计划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教专业,曾担任过《中国共青团》主编。张宝顺参加过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理论系函授学习,曾在新华社担任过八年半的副社长。罗志军则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在中国青年报社工作了将近十年,曾担任过报社的秘书长。
  河北省省长郭庚茂,被媒体称为“从农家子弟一路走上来,由村支书逐级升迁,一直走到省长的位置”的。从他从政经历来看,郭庚茂其实也是一位“三农”方面的专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是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在职研究生。与他有相似履历的还有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杜青林、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锡林,和江西省政协主席傅克诚,他们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法科毕业生逐步挑起大梁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法科教育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目前已有600多所院校招收法科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关专家学者莫衷一是,但在实际中,这些法科专业毕业生的作用逐渐显现,已成为我国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域的重要力量。
  据从事政府法治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李环博士介绍,在各级行政部门,以前有法科专业的毕业生,多数从事与法律有关的专门工作,现在的法科专业的毕业生,已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法科教育传统格局称为“四系”、“五院”,即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法律系,和北京、西南、中南、华东和西北的五大政法学院。目前在政界崭露头角的党政官员中,“四系”、“五院”的毕业生占有绝对的多数。李环博士认为,这是由于这些院校法科教育历史所决定的。
  “西政现象”,是指西南政法大学以其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闻名业界。
  特别是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该校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最为知名,如湖南省省长周强、国家保密局局长夏勇等。据有关材料,西政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30多人,正省部级1人。其中,在任中央委员1人,中央候补委员3人,中纪委委员2人。
  中国政法大学是在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研究生,较之西政“起步”晚了一年。但他们的校友在政界的表现较之西政也不逊色。据有关材料,法大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20多人,正省部级3人。其中,在任中央委员1人,中央候补委员2人,中纪委常委1人。
  据有关材料,华东政法大学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4人,正省部级有1人。其中,在任中央委员1人,中央候补委员1人。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6人,正省部级有1人。特别是西北五省区各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大多数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认为,法科学生是宽口径人才,他们不仅可以从事立法与司法工作。而且,举凡国家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等等,也都是法律人的用武之地。而公司和政府里面更需要大量的法务人员。这是因为现代政治即法律政治,现代经济即法律经济,现代社会即法治社会,法律人才不可或缺。

法科毕业生登上中国政治前台 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平安城市”建设情况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