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大了对设施农业“普惠制”的扶持,鼓励农民走规模化、科技化的露地和棚菜生产。并注重发现和培养示范带动户,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致富典型进行“针对性重点”的奖励,从而全面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点评 : “学” 是条件。 “学”的精髓是努力培育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农民,让农民成为生产经营上的明白人,成为一技之长富裕自己的产业人,成为通晓基本政策法规的现代人,成为遵守道德礼仪的文明人。“学”的关键是各区县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
乐在农家: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就是要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了使群众能安居乐业,榆垡镇加强了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 为小康镇建设增添助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做法:
一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该镇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领导班子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组织全镇包括村干部对 58 个村进行农民需求调查,并对涉及到土地确权、民事纠纷等十大类问题进行提前掌控。
二是加大社会治安力度。为了维护安定的大局,该镇积极主动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对开发区周边流动人口聚集区、商业娱乐场所等治安重点场所,要下大力量进行整治。
三是该镇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了农民医保范围,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了以镇级卫生院为依托、 12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2004 年,全镇有 8548 户 29027 人参保,入保率达到 82% 。同时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主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是该镇以“三争创”为契机,以群众集体性活动为主,以各家各户为文化活动单元,让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成为主流。全镇村村建有文化大院,村村形成专业文化创作团体,目前,榆垡镇有 68 支专业文化活动队伍和 43 个文化大院,利用已有的文化活动队伍和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具有鲜明特点的文明创建活动,扩大精神文明工作的覆盖面。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点评 : “乐” 是动力。 “乐”的主旨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愿望。在这方面,其它区县要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变成创新的主体。“乐”的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民利益的畅通诉求机制,真正让农民有资本乐,有权力乐。
美在农家:以管理促进环境综合治理
榆垡镇“美在农家”主题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几年来,该镇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提高全体干部村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使镇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主要做法是:
一是该镇注重人工立体绿化美化,高标准完成了高速路干道、城镇道路网及镇区内大街的绿化改造。
二是该镇全面整治城镇环境,架空线已全部入地,重点解决了影响城镇形象的环境脏乱问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达 61% 。目前,城镇的环境管理水平接近于市区。
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镇域主要公路两侧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高标准的进行了绿化美化。各村围绕“四化”标准,开展了对村域道路、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硬化街道,拆除私搭乱建,清除多年积存的垃圾,修建花池,大面积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全面落实保洁责任。并力争通过半年时间,该镇将建成布局合理、市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国家卫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