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区城乡和谐共建工程方案(2)
2010-06-17 19:19
(七)医疗体系共建
我国医疗卫生的供给机制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而且政策明显倾向于城市,大多数农民无任何医疗保障。03年中央开始试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0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贴从原来的20元提高到40元。我省也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针对我区区划调整的实际情况,要积极争取,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体现医疗卫生服务的普遍性和公平性,有利于切实解决我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八)教育资源共享
我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我们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把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作为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九)经济发展共促
经济的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反过来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城乡和谐共建工程,加强信息交流,区直部门发挥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乡村确定发展思路,提供信息、教育、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拓宽致富门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全面小康。达到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道路。
四、共建方法:
(一)进行“社区+村庄”一对一的结对共建。
首先,在政治上,以加强城乡基层党政领导交流为主导。
把禹王台区两个乡的村庄和市里社区根据自愿、互利原则,进行“村庄+社区”一对一的结对共建活动。其中首要的工作是社区和村两委的工作交流和帮助活动。提高双方基层单位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在经济上,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目的。
各社区从本单位与共建村的实际出发,把社区优势与共建村的特点相结合,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共建的着眼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上,以生态村为发展基础、文明村为发展动力、小康村为发展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共建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共建村共商创建事宜,规划发展蓝图,确定了以创建文明村为动力,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关键,以发展养殖业和建设沼气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群策群力抓好“三村”建设试点工作。
再次,在文化上,以丰富城乡精神文明为动力。
参与城乡共建活动的社区要积极开展“五送五进”创建活动:一是送政策法律进农家。通过举办培训班、“三下乡”等活动,积极宣传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农民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民主意识。二是送先进文化进农家。不断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积极开展“三下乡”、“文化广场”、“文艺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使群众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学习文化,增长知识。三是送帮扶措施进农家。针对农村困难户存在的缺资金、少技术、短劳力的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千方百计引进资金,提供技术,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四是送优美环境进农家。要集中力量开展“三清三改三化”(清理垃圾、路障、柴粪,改水改厕改路,力争做到清理经常化、管理规范化和环境洁净化),逐步消除“脏、乱、差、臭”问题,改变环境面貌。五是送美德信念进农家。利用各种方式和有效途径,对农民群众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
(二)开展“部门+领域、部门+村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共建活动。
区委、区政府牵头,协调交通局、教育局、卫生局、文明办、综治办、环保局、爱卫办、武装部、妇联、团委、林业局等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担负起指导、监督、检查、服务的职责。
某城区城乡和谐共建工程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