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3)

2010-06-17 23:12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做好说服教育和示范引导工作。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深、讲实,寓灌输于交流之中。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听到群众的各种意见,对正确意见虚心接受,对不同意见认真考虑,对错误意见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与群众的感情融洽起来。感情是教育的“疏导管”,有助于群众接受意见。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有怨气、有情绪的群众心平气和地听取解释。示范引导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群众,会使群众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在党风政风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上对此议论颇多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更要懂得,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得到群众信任,具有人格力量。要坚持做到亲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这本身就是无形的、作用无比巨大的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要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呼唤着新的工作方法。要拓宽群众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组织、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使广大群众自己教育和管理自己,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此外,还应利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网络的建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工作做好、做活。
  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健全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能够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常、密切地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提供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化的保证,有助于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
  健全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应具有全面、及时、准确、双向、互动的特点。要保证党和政府全面加强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不仅联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且要联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的社会阶层;使党政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情绪的变化,准确了解群众思想情绪的真实情况,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基层群众,把基层群众的呼声、意见不打折扣地反映到领导机关,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相互沟通中增进理解,从而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就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一是健全人民信访、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特别是到贫困地区蹲点、帮助工作的制度;三是提倡领导干部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结交一些思想敏锐、敢于讲真话的朋友,并逐步使这种做法规范化;四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优先处理他们反映上来的群众意见要求;五是对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上来的社情民意,应及时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六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反映群众思想情绪滞后、失真的和瞒报、谎报情况的要严肃处理,增强党组织、党员干部对群众思想情绪变化的敏感性和反映群众思想情绪的主动性、责任心。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和谐社会:坚持共建共享,建设美好家园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