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现在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最近,中央政治局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要“构建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它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信号。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落到实处。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保障不足:资金保障不足,社会覆盖面太小;责任不清: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不清,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单位责任不清;立法滞后以外,还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要尽快建立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体系,并推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面、正确地实施;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把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作为发展目标;要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将社会保障基金落到实处。
三、树立法治诚信意识是社会条件。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经历了28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洗礼后,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这个拥有灿烂文明的民族当今也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社会腐败等问题,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树立法治诚信意识,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社会条件。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进行现实的、针对性教育尤为重要。它就是要让全党、全社会成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起码要按照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底线去做。只有会做人,才可能会做事;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也许不重要,但一个民族的道德高低就重要了;一个官员的道德高低也许不重要,但一个执政集团的道德高低就很重要了。要通过教育、制度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中,在广大青少年、全体社会成员中,牢固树立法治诚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