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2)

2010-06-18 01:24


  至于整合平衡机制除了宪法作为根本依据之外,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应该是行政法,因为行政法除了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作用之外,其最经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加强政府和其他公共权力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合法、合理地调节公民、法人和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利益矛盾,例如利用税法,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利用社会保障法,保护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保护那些需要帮助与救济的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整合平衡机制的法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体现权为民所用的人文情怀和价值,体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最佳互动与合作关系。
  当公民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公民的合法权益被组织或者其他人侵害之时,利益救济机制就应该启动和运行,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保护神应该挺身而出,为实现社会正义而奋斗。利益救济机制的法律形式除了各类实体法之外,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在内的各类诉讼法。因此,各类诉讼制度都要体现公正和效率原则,从而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在现代文明社会,必须树立起司法权威,社会大众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司法权威,而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仰司法权威;在利益救济机制中,公民体会到的不仅是实体公正,而且享受到程序公正。
  社会主义的本意就是它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是共同的、互助的、和谐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精神为灵魂、为引领的社会。而法律恰恰就是人类的公平正义之术。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报告,该报告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与此同时,不能不看到,我国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仍十分严峻,例如农民失地和城市拆迁引起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就业局面依然面临长期困难,腐败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等等。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目前在社会和谐方面也同时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挑战。如果这些问题拖延不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谋划,正视以上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党中央已经明确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视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法治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社会和谐。没有法律的调整和支撑,社会公平正义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