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系统连接对福利获得的意义
困难群体和次困难群体有较强获得的有效需求、基本需要的满足要求,但是他们在获取的行动上却是中等强烈的,而在正式表达上则是较弱的,这就是强烈的需要、中等的行动和较弱的表达。这种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往他们社会政策知识的缺失。在存在社会政策的情况下,政策的实施、福利和优惠的传递就是关键的,这里主要是政策传递者与政策对象之间的对接与合作。从福利输送的角度来说,福利政策的真正目标在于政策的送达与对象的对福利的获得。只有名义上的送达而没有服务对象的获得还不是真正的社会政策的实现。从输送的角度来说,送达和获得需要社会政策实施者与社会工作人员的合作,需要他们之间的合作和链接。
七、必须强化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
社会政策的送达与政策对象对福利的获得与政策输送者、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技术有关,也与他们对政策获致系统的了解和理解有关。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对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也有更多承担,这表现为众多社会政策的出台和对更广大困难民众的福利覆盖。政府正在做好事,但是好事要做好,即社会福利服务要落到实处。在这里,加强福利传递过程是关键的。应该避免某些政绩取向——不管是炫耀性服务还是表面化做法。要加强服务,使困难群体、次困难群体更有效地获得实惠。如果在此过程中能建立起科学、有效,且具有发展性的社会福利服务机制和制度,那么,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就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人民也因此而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