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并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但国际上基本承认,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及资源等。可以说,这也是国内企业界基本上可以接受的CSR理念。而从这一理念可以看出,企业践履好其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经济责任。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主要任务是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如果不能尽可能多地盈利,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员工的工资福利得到提高,那企业的发展便无从谈起。但是,企业追求经营效益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历史经验证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是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企业也是不会长期繁荣、和谐发展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法律自身的滞后和不完善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评价企业的法律责任时不但要看企业有没有违反那些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更要看其是否能够自觉履行那些法律和社会舆论倡导和支持的行为。道德责任。企业道德责任包括平等交易、信守诺言等基本内容。企业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努力维护好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由于企业道德责任的非强制性、内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评价企业道德责任要以是否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日益增长的合理需求、是否有利于企业以道德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诚信机制的完善等为标准。环境责任。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企业在经营中应该倡导绿色经营、节能环保,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科学的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经营理念的制定必须以企业发展的现实条件为背景,以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既定目标为参照,以企业战略需要与干部员工的实际要求为切入点来进行。企业经营理念的和谐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项内在要求。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把经济活动中最有能动性和可塑性的人放在重要位置,更加重视人的因素、人的管理和人的塑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价值观不光强调充分重视人、尊重人,吸收员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能力”,重视“人的能力”培养、开发和利用,即由人本逐渐扩展为“人的能力本位”,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挥。
2.树立追求效益的理念。任何一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以实现其经济效益为目的。丧失这一使命,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就会面临困境甚至破产,和谐就无从谈起。
3.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诚信。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就是要把对和谐、诚信的追求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实现道德自律与制度约束的有机结合。
4.树立良性竞争的理念。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和主体是人才的竞争。树立良性竞争的理念就是要建立各项制度,把企业的竞争力孕育在良好的体制和治理结构中,同时要强化人才管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使人才资源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企业管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企业管理和谐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