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思考(2)

2010-06-17 22:28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力避以往“一轰而起,一轰而散”的作法,在充分调查了解,全面、准确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拟定一个长、中、短期计划,根据不同村的不同特点,有步骤地实施。先易后难,先少后多,先贫困村后脱贫村。力求做到:构建一个成功一个。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查找差距,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一批成功后,再稳妥地进行第二批,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打有把握之仗而不盲目蛮干。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
力避以往浮夸吹牛、弄虚作假的行为,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抓好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工作。即:原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干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既不隐瞒事实真相,也不人为拨高、不摆花架子,不搞自欺欺人的形象工程。
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建设和谐文明新村的过程,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客观世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不能改变这种规律而只能认识和利用这种规律,但又不能完全成为规律的奴隶,而必须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和谐文明新村的建设进度。
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的原则
构建和谐文明新村,不是一项单纯的事情,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因此,由某个单位孤军奋战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同作战,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按《意见》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要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惠及到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教育部门要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满足贫困村“普九”需要,全面实施“两免一补”;科技部门要增加科技扶贫投入,创新科技扶贫机制和事务,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在贫困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培养一批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让贫困农户能掌握1-2门先进适用技术;交通部门要重点支持乡村道路建设,优先将“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列入建设范围;水利部门要支持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先安排项目;农业部门要将贫困村纳入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规划和退牧还草项目规划;卫生部门要优先帮助贫困村培训医生,加大力度开展对贫困村的巡回医疗工作,并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广播影视部门要继续推进农村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影“2131”工程,实现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林业部门要将贫困村作为林业建设工程的重点,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保障措施
为了使建设和谐文明新村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应当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人力保障
应有相应的一支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创业精神强、能吃苦耐劳的干部队伍,通过他们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来实现创建和谐文明新村的宏伟目标。
财力保障
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不能只是喊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就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除了向上级争取一定的项目之外,县、乡两级要舍得花钱。凡是建设过程所需的资金,都应当千方百计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文明新村建设不走过场。
方法步骤
笔者认为,要搞好和谐文明新村建设,应当采取如下一些方法步骤。
(一)由乡党委或政府一名领导亲自挂帅,以主要精力专抓此项工作。另外挑选2-3名有事业心、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热心于此项工作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领导好和谐文明新村的建设工作。
(二)不考虑任何优越条件,不掺杂任何人为因素,在全乡范围内随机选定2个村作试点。在建设工作中,注意各种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各种经验的总结、各种失误的反思。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作好思想动员,让该村群众都能充分理解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重要意义,以求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关于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驻村工作组集中整建工作简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