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2)

2010-06-17 23:59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资源开发为基础,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依靠高新技术,积极调整优化结构,努力发展主导产业,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培育中介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种养产业为基础,以加工产业为龙头,以流通产业为桥梁,以科技产业为先导的高效产业群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基本目标
1.农业生产结构明显优化。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着重抓好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蔺草、创汇蔬菜、竹业、榨菜、禽蛋、水果、茶叶、特种水产、远洋渔业、浅海滩涂养殖、生猪、花卉等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到2002年,以上12个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到2010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全面实现大宗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
2、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发达。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服务部门,以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骨干,建立比较完善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20个规模大、带动面广、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值上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集团。
3、科学技术含量持续提高。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发展深度加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到2002年,农副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 上,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各主导产业的良种推广率达到90%以上,农业商品率达到85%以上,创造出30个以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到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农业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
4.外向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的品种、技术、设备,努力增加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出口比例,提高农业的外向度。到2002年全市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外贸出口额达到4亿美元以上,到2010年达到8亿美元。
(三)重点产业、产品发展目标和布局
     粮食在大规模整治土地,建设150万亩标准农田的基础上,以24个商品粮镇(乡)为重点,依靠科技,发展冬季,优化夏季,稳定秋季,主攻水稻品种的优质化。保持全市17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确保 150万吨(其中稻谷130万吨)的粮食总产水平。
     创汇蔬菜巩固慈溪、象山、奉化等原有生产基地,逐步在郊县、镇海发展新基地,重点扩大设施栽培。高山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国外优良品种引进,增加名特优新蔬菜。依托“两头在外”,开发脱水、速冻、保鲜、配合、调理和蔬菜汁等加工产品。出口蔬菜总产量要从目前的4万吨增加到8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蔺草生产基地以部西等地区为主,在强化宏观调控的同时。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重点要加强新品种培育,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加快新加工产品的开发。总产稳定在6000万公斤左右,保证外贸收购额稳定在5千万美元以上 。
     竹业生产基地以我市西南部余姚、都县、奉化、宁海山区为主,笋用林和竹笋两用山面积从33万亩发展到40万亩;高产用竹林达到20万亩。另外在奉化班溪、楼岩、慈溪鸣鹤、余姚三七市。北仑柴桥等地建立20万亩雷竹、象牙竹、高节竹、水竹等食用菜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到100万亩。竹笋产品加工要在稳定水煮笋产量的基础上,拓展深加工产品和菜竹笋产品的精细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竹笋总产量达到15万吨,产值达到2亿元,创汇2千万美元。
     榨菜生产基地以余姚、慈溪棉区为主,近几年要稳定现有面积,建立良种提纯复壮基地,发展新优品种。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上规模,逐步改变“小、杂、乱”状况,注重加工产品的系列化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档次。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努力拓展外向,增加出口创汇能力。面积立稳定在13方亩,总产值达2.5亿元,出日创汇2千万美元。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如何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